是放个垃圾桶的空地都难找出来。
曾经最吃香的酒精厂也倒闭了,唐父以及许家许多人都下岗了。
曾经风光显赫的赵厂长一大家子现在全靠做大学老师的儿媳妇养活。
父母和两个姐姐现在过得很是窘迫,这些唐青月听得太多了。
她也就看着,听着,不吱声。
日子再难也只是稍显窘迫,不能像以前那样潇洒肆意罢了。
唐青月知道父母对她的反应非常不满意,可惜她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为了寻求父母亲人关爱而委曲求全再□□让的小姑娘了。
岁月带走了她对生活的激情也带走了她对父母亲人的那份濡慕。
唐青月缓缓穿过几条巷子,来到晨星新村小区,这是申城酒精厂的家属楼。
唐家大女儿唐清悠回城后嫁给当初在烟厂上班的许哲,原本他们同是申城的知青,去了最艰苦的边疆援建,在那边结了婚生了孩子,因为回城离婚,哪想回城后因为种种原因又复婚了。
不过是把同属于两人的三个孩子接回来又送了出去。
当时正逢唐家二女儿唐清婉在生下赵家长孙,又成功进入申城大学成为名牌大学大学生后,取得赵家两老同意同青梅竹马的赵靖远举办了婚礼,嫁入显赫的赵家。
大女儿唐清悠的公婆和回城的丈夫许哲都在烟厂上班,因为当时烟厂的福利待遇没有酒精厂好,唐清婉就拜托她公公,酒精厂的厂长赵忠国将唐清悠婆家一大家子安排进了酒精厂。
哪想到了九十年代,各种国营厂子纷纷倒闭,工人下岗,唯独烟厂效益倒是越来越好。
而在酒精厂上班的唐父,大女儿、二女儿婆家加起来十几口人,一个不拉全下岗了。
生活质量自然显著下降,不过再不济也不至于困顿,毕竟前面那么多年也存下了丰厚的家底,不说别的,就这厂里分下来的房子,三家各有一套,并没有被收回的,都在这个小区里。
因为有赵家这层硬实的关系,虽然房子面积能动的手脚不大,选房可是紧着他们先挑的。
三家都在一楼,唐清悠家选的是八十多平的三房,在小区的最南边,屋外前前后后的空地被他们占住盖了五间小房子,原本是作为仓库、杂物间的,这两年收拾出来了,一直对外出租的,据说这是许家当前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因为房屋出租,并且是零租,许家出入的人比较杂,大门也是常年不关的。
唐青月本就沉闷的性子,以往每次来都是直接进门,放下东西说几句话就回去。
这次原本也是如此,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