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扬州城老饕的品题,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面馆的掌柜是一位年轻女子,做出的面条十分美味,面馆的生意很快变得异常火爆,若不提前预定,往往一座难求。
短短一年时间,那家面馆便在扬州饶有名气,利润翻了一倍都不止。
后来谢临将谢家产业迁到金陵,又花大价钱盘下大名鼎鼎的醉仙楼,沈琼英便顺势提出,将醉仙楼也交给她经营。
谢临此时却有些犹豫了,他固然信任沈琼英的才能,可自己对醉仙楼毕竟投入巨大,他还想以此为先声,渐渐打开金陵的市场,沈琼英毕竟还太年轻,能不能肩负起这个重任,他心里还真没有底。
恰巧在这时,谢临为了打点关系,定好在醉仙楼宴请金陵众多仕绅名流。在这些名流中,又属唐良智名声最响亮。他原是榜眼出身做过翰林学士的,后来致仕返回原籍金陵,为人豁达,喜爱醇酒美食,在当朝甚有诗名,任何菜肴经过他的品题,便能声名远播,身价翻倍。谢临费了好大力气,托了不少关系,才请动他参加这次酒宴。
唐良志点名要吃羊背皮和炒羊肚,说是自己当初中进士时,在恩荣宴上吃过这两样食物,此后一直念念不忘。回到金陵后,便一直没有机会吃到了。
这可难坏了醉仙楼的主厨,做羊背皮、炒羊肚是蒙古人最擅长的,金陵城的厨子大多是南方人,如何会做北方的菜肴?
正在谢临一筹莫展时,沈琼英站了出来,说自己会做。
谢临将信将疑,沈琼英一般也是江南长大的女子,怎会知道羊背皮、炒羊肚的做法?醉仙楼的主厨更是不屑一顾,他认为沈琼英这是年少轻狂,一心想取代自己的位置,所以才会急切地表现自己。
可眼看宴请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沈琼英天天去求谢临,看到她那热切的目光,谢临便有些心软,何况她的语气那般笃定,说不定真的有办法。
最后实在没办法,谢临拍板定下沈琼英掌厨。宴会那天一早,沈琼英竟牵了一只乳羊过来。醉仙楼的一众厨役大为诧异,都等着看她的笑话。
别看沈琼英年纪轻轻,人看上去柔柔弱弱的,杀羊却真是神速,先掐断羊的主脉,羊一点都不挣扎,并无多大痛楚便死掉了。接下来,沈琼英抽出一把折刀,以庖丁解牛之技,不一会儿功夫便将羊皮剥下来,而整只羊一滴血都没有溅出。
竟是这样神乎其技,在场的厨役都看呆了,脸上的嘲讽之色顿去。醉仙楼的主厨便有些讪讪的,转身去了别处。
羊背皮是羊背部的肉,蒙古人认为是羊身上最鲜美的部位,国朝亦常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