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护短这件事,放在自己身上,好——可爱;放在别人身上,好——可恶!
福临不负众人所望的,护短了。不为别的,就为了土尔扈特是中国人。他为了两个道士都能挑起一场战争,没道理放着十几万的土尔扈特人不去救助。他一反常态,将接回土尔扈特部的好处一一列了出来。
第一,人家有十几万的人啊,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游牧民族还是在拼人口的时代,多一个青壮年多一份力量,这么多人回来了,该是多少劳动力啊!第二,人家在沙俄居住了这么久,对沙俄有充分的认识,将来若是国家再跟沙俄有点冲突什么的,知己知彼,多好。第三,我们毕竟是泱泱大国吧,若是连自己的子民都护不了,将来岂不是大家都会一窝蜂的上来欺负?
好吧,皇帝你学会讲道理了。不管是谁都表示非常欣慰。自从多尔衮去世后,皇帝异常的独断专行,大臣们搞罢工搞威胁完全没有用,这个皇帝是工作狂,能熬夜能不休息能不睡女人,一个人顶几个人用,而罢工了的大臣则是悲惨,工资没有了,位置也没有了,就连自家亲戚想要出仕也会受到连累。
算了,强势些就强势些吧。于是,在大家渐渐习惯了说一不二的皇帝之后,皇帝又开始讲道理了。朝政的事情开始和大家商量着干,之前那只要上朝就千年不化的黑脸也有了松动的痕迹。
朝臣们感激涕零啊。之前每天被批评,现在有好言好语听,上朝都成了一种幸福啊有没有!范承谟等老臣的孩子更是想起了自家老爹唠叨过的“想当年皇帝换牙时一二三事”,做梦都想着会不会有可能皇帝再次变回那个好说话的性子,更有的人跑去先帝庙拜拜,认为这是皇帝终于从成宗皇帝的逝世中走出来了的迹象。
其实都不是。经过长久的培养,福临明白了景额的性子。景额是个从小就泡在蜜罐子里的孩子,手段有心计有,但还是仁厚。这些大臣在自己手里被压制得狠了,到了景额的手里未必不会反弹,别到时候逼出一个中二的皇帝来,他辛辛苦苦打造的天下经不起折腾。
凡事只要讨论了,便会有一个拖延的时间,朝堂上啥都不管了,就对土尔扈特部的事情吵得热火朝天。这次不是为了让不让他们回来了,而是为了土地。
蒙古那一块已经安排好了,不管是谁都不愿意拿出地盘来接纳别人。就连势力比较雄厚且一贯通情达理的科尔沁,都不想着分出自己的好处去,布木布泰亲自去劝都不行。土地成为了问题的关键,福临在地图上划来划去,都没有找出一个合适的无主的地方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