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复习资料,他一个每天都要上班的工人,下了班以后还得给老三两口子讲课,一天最起码要讲四、五个小时,这两口子要是考不上,真是对不起花的这么多功夫。
顾川作为袜厂生产工间少有的男同志,手艺还是不错的,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能够拿的出手去,当然在这个年代说出去可能不太好听,毕竟大家总觉得做袜子、做衣服这些都是女同志应该干的活。
但是在袜厂,原料车间、仓库、运输队这些地方的工作单位早就被安排满了,而且相当的抢手,能进去的全部都是男同志,而且家里人不是袜厂的领导,就是有关系有人脉,像顾川这样两者都不具备的接班人,就只能去生产车间了。
当然也有那种死活不乐意去生产车间的男同志,那就只能让家里把这个接班的位置给卖了,再寻摸别的门路,原身不在乎这些,而且他手还挺巧的,在缝纫方面一点都不比女同志差,一点儿都不排斥这个工作岗位。
接了班以后更是越做越喜欢,已经是爱上这一行了,没结婚之前还知道收敛,结了婚以后,跟媳妇搬出去住了,就一点儿都不知道收敛了,家里这两年的衣服全是他做的,鞋子也是他做的,反正缝缝补补的活他全包了,就喜欢这个。
当然对外肯定还得藏着点儿,把所有的功劳都推给他媳妇,以至于王小兰在亲戚朋友里都有一个‘手巧’的名头,针线方面的巧媳妇。
第98章 居家男爸爸(二)
“工作上挺好的,大家都很照顾我,去食堂吃饭,大师傅给我盛的饭都比旁人要多。”这可不是顾川编的,原身在入厂第二年就有这个待遇了,在生产车间是唯一的男同志,剩下的就是除了阿姨,就是姐姐妹妹了,大伙儿能不照顾他吗,后来又因为工作干得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俨然已经成为了袜厂的吉祥物,全厂上下就没有不知道他的。
顾大哥闻言也是乐,川子在袜厂的名声都已经传到外边来了,说起他们s市的袜厂,大家可以不知道厂长是谁,但是一定听说过顾川这号人物。
虽然一部分人会私底下议论川子是娘娘腔,但是这名声有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川子14岁的时候接班,到现在已经八年了,四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而且今年都已经入党了,他们老顾家除了爹以外,就川子这么一个党员了。
“你就踏踏实实好好干,说不定过几年就能分房子了。”要说川子比他强,他虽然也是个大学生,但这马上要恢复高考了,以前靠推荐上的大学根本就不值钱了,而且他进工厂这么多年,到现在也只是个车间副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