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军会派人专门负责。
难怪看不上陈安手上的几万两小银子了,而且很大气地干脆一笔勾销,这军火生意转手就是几十万两、上百万两呀,陈安差点吓晕了。当然,没有董福祥的举荐信,这几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也是根本不会下饵的。
傻坐了半响的陈安,忽然跳了起来,急切地说道,“曹大人,官职印信什么时候能下来,我要马上赶到上海去。”
曹锟被陈安的突然举动吓了一跳,“你这么急跑到上海去干什么?”
“我要赶紧联络上对方呀。”陈安眼睛已经红起来了,真是的意思却是一定要到上海买到各种设备,尤其是发电设备。陈安完全可以肯定,只要搞定发电设备,手提箱就会升级,产能马上就会上去,到时候吐出来的都是银子呀。
曹锟马上寻思了起来,“这样呀,我明天自己再去跑几个地方,争取晚上给你搞定,你后天就可以启程了。”
陈安抓起酒杯一口就喝光了,“行,”就一个字。
曹锟动作很快,真的第二天就搞定了一切手续,一大箱子都拎给陈安,叮嘱道,“陈小哥,你一定要至少搞定十八门大炮呀,我可是给你打了包票的。哦,还有,庆亲王对你很是提携,专门写了一封私人信件给陕甘总督升允,你去拜见一并呈上,切记,切记。”
陈安自然有数,不外乎加强监视,外加大开方便之门,利于走私而已,不过能够和陕甘总督扯上关系,还不赶紧收下来。
临走前,吴子玉再次狠狠地和陈安熊抱了一下,说了声保重,悄然递给了陈安一个方形的包裹。
出了京城,陈安在马车上打开包裹,里面赫然是草草抄写的新军营制饷章。这是北洋新军建军的重要规范,将新军训练中的一切,从招募、训练、立军、分军、征调、奖惩到武器、运输、营舍、卫生等进行了细化规定,是一部庞大的军事法典。末了,还有几句短话,意思是时间来不及,没有找到武备学堂的训练教材,以后有机会再说了。
子玉大哥还记得当初我的脱口狂言呀,陈安心中默默念着。
第二十六章 上海老乡
从京城到上海,此时京城至汉口铁路尚未竣工,因此多是走天津过海路到上海。陈安胆战心惊地坐上了海轮,生怕又是吐个稀里糊涂。没想到一路上风平浪静,海轮又跑得平稳,倒是顺顺当当走到了上海。
经此一路,陈安更是下定决心,要掌握碧口至重庆一带的航路,打通往上海的货物运输线,借助长江航线和日夜不停的轮船,足够将他的军火生意做遍全国各地。
敲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