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要冲,打新民,就意味向奉天发起了进攻。
整个中国都愕然了,北方军明显是开始战略大反攻了,奉天城里的关东军总部唯有更快地焚烧机密文件罢了。
猝不及防的关东军,很快就丢失了新民,退守辽河以东防线。
昔日张学良就在这里和叛军进行了苦战,甚至明面上不参与内战的北方军还找了一个拙劣的借口出动空军进行了支援。
十几年后,这里再次爆发了大战,不过对象变成了关东军和北方军。
北方军打得很快,但是关东军更是惨不忍睹,伤员就像流水席一般送进奉天城里,北方军的火炮实在太多了,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机枪工事都会惹来几发榴弹炮,再多的日军士兵也吃不消如此大的伤亡。
长春日军在犹豫,究竟收拢兵力全力突围南下,还是继续占据长春吉林一地固守待援,据守长春的第三方面军司令部始终未能定下决心,高官参谋们都快吵成一团了。分兵南下增援奉天的计划,一开始就被否决了。
关东军第三方面军也不过十万多人,全力南下或固守,还有一线生机,出动两三个步兵师团,只能又被包了饺子。
金州北上的日军都猬集在了营口,日本人所谓的关东州比奉天更重要,更不容的有半点失误,这是面子的问题。北上奉天也就没人谈起了。
其他驻守在通化、本溪、安东等地步兵师团,不是有安奉铁路要镇守,就是有临江麻烦要压制,同样动弹不得。
唯一能够出手帮助的朝鲜军,却遭到了北方军东部军团疯狂的空中袭击,鸭绿江东岸一带的设施和交通差不多全毁了,哪里过得来。朝鲜是棒子待的地方,又不是国内,北方军空军地毯式轰炸屡试不爽,炸起来没有一点心理障碍。
美国人的m4中型坦克在东北战场上大杀四方,在北非战场上同样大有斩获。
十一月初,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组成的英联邦军队,用比对手损失更多的坦克为代价,硬生生拖垮了锐气迸发的德国非洲军团。美国人提供的m4中型坦克,原则上是消耗了多少辆,美国人就补充更多的数字。
德国非洲军团的隆美尔没有这么好运,手上仅有的坦克甚至连油料都不足。
阿拉曼战役结束,轴心国军队惨败了,德国人取得北非殖民地资源的计划宣告破产,北非战场发生转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中第一个盟军明确看到战场胜利前景的战场。
半个多月后,在辽河两岸拼杀了个把月的北方军和关东军都已经筋疲力尽,关东军总部甚至调动了城里可以出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