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起电话,简单地复述了一遍指挥部命令后,来不及挂掉电话,转过身来对早已望眼欲穿的炮手们大喊,“开炮。”
嘭地一声,第一门火炮开火了,随后是无数声的榴弹炮在射击。
十五里外的新平洋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之中,驻守新平洋的是第十八师团的一个步兵大队,只有几门步兵炮和反坦克炮,在炮战中都使不上劲,自然惨重。
民国三十二年初,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驻印军开始入缅反攻。
斥候部队已经和日军发生过遭遇战了,所幸后续步兵营跟了上去,居然成功地击退了日军一个步兵大队的进攻。前哨战的意外胜利,让驻印军高层顿时心中一阵狂喜,开始重新评估己方的战斗力,是不是原来的估计有些偏低了。
对手可不是战力低下的第四等,或第五等师团,而是从东北一直打到新加坡,甚至还攻进南京臭名昭著的第十八师团。
按照以往的经验,包括第十八师团在内的日军常备师团,其一个步兵大队的战斗力,几乎相当于关内中国军队的一个师。即使是北方军精锐的野战部队,也不敢轻易派出一个步兵营进攻日军常备师团的一个步兵大队。
步兵营以下级别交战,北方军也不敢妄言一定获胜。但是到了步兵师以上级别的战役规模作战中,北方军拥有大量的火炮、坦克、飞机支援,战力对比才明显占优。日军从来不缺野蛮死战的士兵,缺的是足够的重型装备。
半个小时后,驻印军两个步兵营分兵两路发起了进攻,重型迫击炮和34型迫击炮几乎主宰了整个战场,被炮火准备炸得晕头转向的日军被迫选择撤退。等到后方北方军的攻击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赶来参战时,日军残部早已窜入茂密的丛林。
反攻缅甸的桥头堡不出意外地被占了下来。
为了首战胜利,驻印军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不仅集中了三个步兵师的m1式75毫米榴弹炮,还动用了除了坦克之外的所有重型装备,就连飞机都用上去了,再打不下了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老鹰搏兔亦要全力呀。
驻印军全力反攻,驻守缅甸的日军立即大惊失色,以缅北重镇密支那为基地的第十八师团马上收缩兵力,一边请求南方军总部派兵增援,一边主力北上胡康河谷进行决战。
原本防守密支那重镇的日军部队,还有第五十六师团,但是防守的主力第十八师团誓要北上决战,南方军总部担心守卫力量不足,就急忙调集第五十三师团,组建了第三十三军,统筹缅北战事。
但是此时北上的日军第十八师团,无法得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