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登陆艇。英国人不可能登陆丹老,驻印军手头也没有可以攻击驱逐舰的重型武器,机场上只有一个中队p-51b战斗机。
但是缅北的驻印军主力马上收缩防线,放弃了逐步深入缅南的行动,开始向西警戒,摆出一副你打我丹老,我就回师攻打印度东部英军的姿态。
夹杂在驻印军中间的少数美军部队,顿时吓傻了,慌忙撤出了缅北前沿阵地。驻印军主力一走,兵力不足的美军,很容易就会被日本驻守缅甸的部队给包饺子。
日本人亦是大吃一惊,但是疑神疑鬼地他们,总觉得这是一个诱敌深入的计策,非但没有趁机尾追狠狠咬上狼狈撤退的美军一口,反而主动向南收缩了一道防线。
心急火燎的美国人,终于也恼了。
退出来的美军士兵,沿着公路和驻印军抢路而行,提前堵在了驻印军和英国军队之间的交通要冲上,坚决挡住了两方有可能的正面对峙情况。
形势逐步缓了下来。
北方军大本营派了代表,和英美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谈判,美国人站在了英国人这一边,但是对英国人首先采取对抗措施也表示了不满。
双方很快都各退让一步。驻印军不得继续扩大丹老占领范围,换取了英军不对驻印军的下一步行动进行阻止。英国人停止对驻印军的恶意报复,换取了驻印军回到缅北原来防线,保持对缅南日军的压力。
谈判结束后,英国人阴沉着脸首先拂袖而去,嘴里嘟囔了几句,鸦片战争的大英帝国威风终于失去效应了。
美国人死板着脸,同样是非常不高兴,强烈要求北方军尽快发动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的计划再次无果而终。
北方军却悄悄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最后时刻犹太人紧急发力,让英美两国勉强同意了由北方军政府和犹太人合作恢复南洋华人政权计划的继续进行。
在南洋华人政权的问题上,最喜欢搞分而治之的英国人,在谈判桌上出了一个狠招,就是坚决反对由北方军政府主导,而是应有在新加坡等地的南洋华人后裔主导复国。无论是法理上,还是历史上,这批从当年兰芳共和国逃离出来的南洋华人后裔确实有这个资格。只是这批华人后裔,明显亲向于英美的态度,让北方军政府极为不满。
北方军政府最后绕了一个大圈,让更想有一块稳定地盘的犹太人出面对付英美两国势力的巨大压力。
狡猾的英国人马上也出招了,中东建国的大蛋糕一扔出去,犹太人眼珠都红了。
显然精于盘算的犹太人,毫不客气地吞下了英国人给的蛋糕,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