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大地走出道观。
真静将信将疑,虽然何当归的确很聪明,但她不觉得一个小孩子会有什么“好计”。于是只劝何当归还是先养好身体,别为了她的事发愁。之后,何当归跟真静拉一拉小指,笑道,“那么定下了,以后你就归我管了”。
——这一刻,真珠突然有一种正在照镜子的感觉。
有一瞬间,连真珠自己都惊住了,何当归说那一句“我会保护她”时的语气和眼神,那种自信满满、胸有成竹的态度,跟当年那个跑到县衙大门前击鼓告状、上堂陈词的自己,仿佛如出一辙!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怎么会?
“呵,鸡汤说话就凉了,咱们还再继续谈论这个‘能不能喝’的问题吗?”何当归一摊手,“真珠师姐,你最心疼真静了,而她可是三天没吃东西了。”
真珠瞥了一眼真静,压低声音道:“那还不快趁热喝了。”真静呆一呆,又看着那碗鸡汤大流口水,怯怯地发问:“那……我可真的喝了,大师姐你会帮我保密的,对吧?”真珠敲一敲她的脑门,不忘嘱咐:“你慢点喝,别呛着了。”
真静欢呼一声,捧起汤碗喝了一大口,圆圆的脸盛满幸福,仿佛一个包足了馅的白嫩包子。呜哇!鸡汤……在她小的时候也曾喝过一回,那回是小舅舅娶新媳妇儿,娘带着她去吃喜酒,得了一大碗黄灿灿香喷喷的鸡汤,娘还捞上来一只鸡腿,把上面的肉撕下来给她沾酱油吃。
真珠和何当归笑吟吟地看着她,又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同时“扑哧”笑出声,最后又同时放声大笑。真静的小嘴不离汤碗,睁着一双满是好奇的眼,滴溜溜地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
真珠终于忍不住上前,握着何当归的手,把她细细打量一番,皱着眉笑道:“天下间,竟真有妹妹这样钟天地灵秀的女子,今儿我方见识到了。往日,听戏文里唱‘淮安水边多佳人,新月如佳人,潋潋初弄月;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还以为不过是文学家的杜撰想象。今儿我才知道,原来是真的见到过妹妹这样的佳人,文人墨客才比照着写出那些诗句。”
何当归也望着真珠,露齿一笑:“这两天,常听见真静把姐姐挂在嘴上,就一直想要找个机会拜见姐姐,现在终于遂了心愿。而且一见之下,方知道姐姐也不是寻常人物,可以用‘东山窈窕娘,幽梦恼襄王’形容才算恰当。”
真珠笑弯了腰:“在妹妹面前,谁还好意思提起自己长什么样?好了好了,你我一见如故,不需这些繁文缛节的客套,走,咱们搬东西去。”说着拉起何当归就往门外走,笑道,“那碗鸡汤虽然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