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把目标观众定为高收入高学历的人群?
她开始认真思考这个可能性。
这个观众群目前没有人收割。不要说针对他们打造的真人秀了,就连把他们当目标观众的电视剧都少得可怜。
比起微信他们更习惯用微博,关注时政,对游戏类的真人秀嗤之以鼻,认为它们近乎反智,他们甚至很少看国产剧,比起动辄几十上百集的国产剧,他们更喜欢看编剧、制作水平都很高的美剧英剧或者近几年开始走向成熟、制作精良的韩剧。换句话说,他们有一套成熟的审美观。
最重要的是,这个观众群对于“抄袭”更敏感,更反感。
他们不会说“管它是不是抄的,好看就行了”,因为他们大多数是脑力劳动者,对知识产权和脑力劳动的产品有着天然的尊重。
模仿、照抄、不尊重版权……这些恶劣的行为很容易让他们代入原创者的心理,联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论文被剽窃,熬夜完成了工作却被上司领了功劳之类的经历,对抄袭者这种行为有近乎本能的反感和抵触。
如果针对这个人群的需求制作一档真人秀,就算万里影业真的照搬模式做了一个类似的秀(根据金风那些前科,李唯安认为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很可能也只能画虎反类犬,燃烧了经费却不会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可是,这个真人秀要做成什么形式呢?
李唯安最先想到的是清谈节目。就是talk show。现在脱口秀有了很多变形,主持人嘉宾可以各有一群人,双方就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辩论,也可以是发掘一些奇人奇事各自发表看法,但总之,节目的核心还是“谈话”“交谈”。
国外的真人秀分类很多,并不是没有高收入、高学历的观众,受他们喜欢的大多是清谈节目。冰山从前针对美国英国的真人秀做过不少研究,尤其是两年前大选前,有一些清谈节目是窥探民众对总统候选人真正看法的机会。
但目前在国内并没有太火的谈话节目,话题选的太俗的谈话节目不是李唯安的目标观众会注意的,可高端、复杂、有争议性的话题又很容易引起审查,就在不久,一档拍了十几年的清谈节目被禁播了。
而且,谈话类的节目广告赞助太少,太平可是指望打造一棵常青摇钱树。
这么一想,谈话类的真人秀就出局了。
李唯安靠在墙上想了一会儿,去搜索年收入十万元以上四十万以下的人群在各种社交网络提到最多的联想词,结果很快出来了。
焦虑。
在中国,这个年收入的阶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