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昭义镇起到主要作用的两次,即德宗建中年间的唐廷中央和河朔三镇之间进行的讨伐田悦和平定朱滔的两次战争。德宗建中元年(780),李抱真升任检校工部尚书,兼潞州长史、昭义军节度支度营田、泽潞磁邢观察使。从建中元年至德宗贞元十年(794),李抱真任昭义节度使的近二十年间,唐廷中央和河朔三镇间数次发生激烈的冲突,而昭义军从始至终,都是唐朝廷所征发的对象。可以说昭义镇对于遏制河朔叛镇的势力,维护唐廷中央政权利益起了很大的作用,成为唐德宗对抗河朔叛镇的一个重要棋子。而在和河朔三镇的关系中,昭义镇之所以与其是一直处于对立的双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昭义镇是忠于唐朝廷的中原型藩镇,河朔三镇对其的态度是抵-制和对立的。
在德宗朝时,唐廷中央和河朔三镇所发生的战争中,昭义镇在讨伐田悦、平定朱滔的战争以及劝说恒冀节度王武俊归降中起到了主要作用。第一次即讨伐田悦的战争。德宗建中二年(781),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要求继承节钺,德宗坚决不允许,李惟岳起兵反唐。为维护世袭节度使特权,其它河朔藩镇对成德加以支援。在当时的形势下,河朔藩镇在客观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藩镇同朝廷的矛盾仍然处于主要矛盾的地位。而昭义镇因在代宗朝时曾屡次被河朔三镇侵犯,和三镇的矛盾较深,是唐廷中央所利用的对抗叛军的有力工具。昭义军成为当时河朔三镇叛乱初期,唐朝廷抵-制叛军的主要军力。
而后经过多年拉锯式战争,昭义军得到了锻炼,其中精锐脱颖而出,被选拔在一起,成为潞州牙军,称之为“后院将”。既然是这等有着“光荣传统”的骄兵强将,当然也都是有着传统的高傲的,此刻见到区区商贾队伍竟敢对他们做出防备姿态,自然大为忿怒。
李元审冷哼一声,朝后招呼一声,叫上本部人马准备跟他出发,然后朝冯霸道:“区区小事,某去去便回。冯霸,你安排扎营!”
--------------------
没有定时更新真不习惯,下午居然忘了,俺忏悔……
但是,俺又想起一件事还得提醒大伙儿:收藏和红票,可不能忘了哇!
第017章 吾计售矣
李曜坐在马上,腰挎马刀,面沉如水。对面的人影火把越来越清晰,一员将领身着明光战甲,手提红缨长枪,正领着百余名披甲兵士逼近而来。
李曜微微偏头,眼角余光便可看见自家行商脚夫阵势略有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