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书馆是仿唐建筑,鸱吻尾纹分明而没有吞脊兽的造型纹饰,这种造型如今在中国大地已经很难一见了,不过日本奈良等古都倒是有不少。
所谓,说唐必说隋,隋代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国迎来了又一次复兴;隋文帝后期与隋炀帝前期,国家富足强盛,社会空前繁荣。唐代的各种法制法令、行政机构设置、军队编制等无一不承隋制,就连辉煌的唐长安城,也是承继了隋代的大兴城。隋代开挖的北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迄北京,跨长江黄河,长约2500公里,成为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地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南北交流,唐代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条大运河。皮日休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仅从建筑而言,隋代建筑可以说是南北朝建筑向唐代建筑的转变的一个过渡,它的斗拱还比较简单,鸱尾形象较唐代建筑清瘦,但建筑的整体形象已变得饱满起来。
到了唐代,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让后人可以自傲的朝代。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独领风骚。我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当时有位从西方来华学习的“梵僧”写诗道:“愿身长在中华国,生生得见五台山”。
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其总体格局,也是在隋唐时期完成的。唐文化对东亚各国,尤其是对日本的影响更为突出,例如今天在日本被尊为“正统”的“和样”建筑,即是唐代风格。
唐代的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从泽潞节度使府来看,唐建筑单体讲究内质外美,非常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真实,造型浑厚质朴,泽潞节帅府采用凹曲屋面,屋角起翘十分柔和大度,重视本色美,气度恢宏从容,内部空间组合变化适度,可以“雄浑壮丽”四字来概括。李曜不得不感慨,唐朝,从各个方面都有可贵的独创精神,堪称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
不过李曜此时并无工夫打量这类艺术精品,而是不卑不亢地随着帅府兵丁走近泽潞节帅府邸。
节帅府内,李曜暗暗打量,心中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