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些武侠小说中的银票,只是银票这个词其实出现得比较靠后,至少唐朝应该是没有这个叫法的,就叫做飞钱,后来宋朝类似的物什叫做“交子”。唐朝时期“飞钱”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标志着此时的商品经济己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按“我们党”的习惯来说,这个玩意儿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另外在各商业城市还出现了邸店——货物寄存处。柜坊——存钱,类如银行。不过这时候的柜房不仅不给利息,还要收取保管费,以李曜的看法来说,有点黑,不过也不奇怪,这个时代的人,金融手段估计不会高明到哪儿去……
总之,唐朝后期南方经济发展很快,但是由于李唐朝廷经济困顿,因而对南方也是加紧压榨,“阶级矛盾”仍在不断加剧。
李曜按照自己“先进一年多年”的思想,写下几条解决的办法,其中特别标出某些办法用于应急,某些办法用于长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外头天色已暗,客栈伙计上来给李曜掌灯,他才发现时间已经不早,忽然心中一动,不过买一套棺椁,怎的卢三带着王秦去了许久,此时还未回来?
如今可谓是非常时期,出现任何不对劲,都让李曜心中不安,于是他收好纸笔,将稿件贴身带着,匆匆下了楼来,却看见憨娃儿百无聊赖地在一处空地上躺着,手中拿着他那根铁棍,举杠铃一般上下举动。李曜不禁摇头,这夯小子简直就是精力过剩。
李曜喊了一声:“憨娃儿,跟我出去走一趟。”
憨娃儿听了,一骨碌爬起来:“可是要吃饭了?”
李曜翻了个白眼:“你除了吃还能想点别的么?今个中午,我不是叫人给你加了半斤鲜肉?”
憨娃儿舔了舔嘴唇,涎着脸道:“鲜肉是好,就是少了点。郎君,要不下回俺还是不吃鲜肉了,就风干的肉就好,半斤鲜肉可以换风干肉三斤多呢!”
李曜没好气道:“好了好了,答应你了。闲话少说,咱们去找王燕然和卢三他们,他们去买个棺椁,怎么去了许久?”
憨娃儿自然不会想到有什么不妥,挠了挠头:“想是他们先去吃饭了……”
李曜不禁气结,干脆不去理他,打头往前走去。憨娃儿生怕惹了郎君生气,忙不迭跟上。
走到外间,路人见憨娃儿拿着老粗一根铁棍,居然也不奇怪,李曜倒是心中有些疑惑,莫非这些人见多识广,连这等力气都不会让他们感到惊讶?转头一看,却又释然,原来那大铁棍漆黑颜色,旁人怕是看做黑漆木棍了。
走了不多久,忽然发现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