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长短句!好一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若非慈悲贤者,安能有此悲赋!”
李曜心中惭愧,忖道:“贤者是不敢当的,我这不光抄袭,还乱改了俩字呢……要不然出现‘潼关’,可就不好解释了。”
他不好意思接这句话,只好苦笑一番,但王笉却似乎看出了另外的意思,微微点头,似乎正在品味什么,半晌之后,才沉吟道:“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啊!我大唐帝都长安,前年大火,也烧去了不少宫阙,今日却又重建起来,却不知这兴,这亡,到头来苦的,都不过是百姓而已……”
李曜心道:“这苦是苦,可照历史发展来看,还得苦上不少年啊……一部《三国演义》让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争汉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乱世。可是若说乱,三国哪里比得上残唐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有多乱?
按照后世史学家的正统论划分,公元907年,在历经长时期的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后,曾经盛极一时的李唐皇朝,终于为朱温老痞子的后梁政权所取代。从此,到960年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为五代。
后梁的建立后梁的建立者朱全忠,本名朱温,原是唐末黄巢起义军将领,降唐后赐名全忠,任宣武军节度使,盘踞汴州,扩展势力,终于成为唐末最强大的藩镇,受封为梁王。天佑元年(904)闰四月,他将死后谥号昭宗的大唐天子李晔自西京长安劫持到东都洛阳。八月,忍不住加以杀害,另立年仅13岁的李柷为帝,是为哀帝,以作为傀儡,并想消灭幽州节度使刘仁恭,以震慑其他割据势力。天佑三年,朱全忠未能攻下沧州,刘仁恭又求救于晋王李克用,李克用遂攻占朱全忠的潞州,朱全忠被迫从沧州退兵。此次兵败,使朱全忠害怕自己手下之人从此内外离心,于是更加加快了篡夺皇位的步伐。
唐天佑四年四月十八日(907年6月1日),朱全忠终于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梁,建元开平,史称后梁,是为后梁太祖。改汴州为开封府,称东都作为都城,以唐东都洛阳府为西都,作为陪都。唐哀帝李柷被降封为济阴王,软禁于曹州,次年二月被害死。
朱温篡唐前夕,大唐帝国实际上早已是藩镇分裂割据之势,但至少还维持了名义上的统一,而后梁建立后,各地藩镇干脆公然分庭抗礼。
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弘农郡王(吴王)杨渥、蜀王王建等,拒不承认梁朝,仍用唐年号;次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