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世界之最——
契丹人的工作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一座规模宏伟的帝都可以在百日内竣工,可以视为举全国之力完成了一项政府工程。人多力量大,可能靠的是人海战术。而契丹文字的创制却只用了九个月时间,这不得不让人惊叹连连了。
这项世界纪录的诞生,也有赖于汉臣韩延徽等人的友情客串之功。在这些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之下,突吕不和鲁不古二人借用了汉字偏旁或增减汉字笔画,或者干脆借用了完整的汉字,创造出了契丹文字,其称为“契丹大字”。
契丹立国,回鹘国率先承认,在第一时间派出使人前来表示祝贺,希望两国交好。有一个强大的战略同盟国,对任何政权都是有利的。虽然这个需要上赶着巴结的同盟国乃是从前的小弟,但风水轮流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只是回鹘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们遣使太过匆忙。没有考虑到双方语言勾通的障碍问题,回鹘使臣忽略了学习契丹小语种。使者虽然带来了满腔的热忱,但因契丹国中无人能通其语,一时间出现了“脉脉此情谁诉?”的尴尬事情。
其实,契丹国中也并非没有人通回鹘语,只是此人身份高贵。这个精通回鹘语的人正是述律平,试想以大国皇后之尊去做通译之事,传将出去,岂不是有辱国体?见阿保机左右为难,述律平为丈夫推荐了一个人才。
“迭剌聪敏可使”!
述律平这位奇女子果有知人之明,迭剌具有语言天赋也被她所发现。果然,迭剌的聪明智慧在抛弃了叛乱的念头之后得以迸发。与回鹘使人“相从二旬,能习其言与书,因制契丹小字,数少而该贯。”
人的潜质一旦遭发掘,它所爆发出来的创造力是惊人的。迭剌掌握语言的本领让“多智近妖”但当年却为考英语四六级苦恼不已的秦王李曜汗颜无地。可见契丹人民的学习、创造精神是值得尊重的。契丹字从创制之后,广泛的用于文字、印信、碑刻、译文等方面,为契丹族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也幸亏迭剌的叛乱没有成功,也多亏他没有胜利大逃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苦其心志、劳其筋这些是必须的!
耶律迭剌数次叛乱都未能成功,创制文字工作却成就斐然。据此可知,叛乱的难度远过于文字创造。有志于造反的读者朋友千万不要因为只是听闻‘造反有理’,就此踏上前途未卜之路,准备不充分是不能干这种事的。
(无风注:历史上,辽亡于女真之后,最初,女真人沿用了契丹字,直至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明令禁止使用,后逐渐湮没无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