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余货都拿去卖给了福特集团,换成了实打实的外汇。
他还亲自带着好多人全国地跑,找到那些种植中药材的地方,又是直接买人家的存货,又是同地方上合作建立药材培育基地,把赚来的大半利润都砸了下去。
仅仅是蒋芸知道的药材培育基地,就有不下于三十个。
高胜的心胆不小,他嫌弃姑苏省的那几个丝绸厂的效率低下,生产出来的丝绸跟不上空军日化厂消耗的速度,索性自己砸钱买了一批生产丝绸的设备,组了五条生产线,还派人在全国范围内收购蚕丝等原材料。
蒋芸这回带着两个娃儿来,就是想见识一下丝绸生产线是什么样子的。
高胜听说蒋芸来了,三下五除二把手头的事情做完,跑出来迎接蒋芸,隔着老远就喊上了,“蒋老师,你忙完你的事情了?”
高胜去家属院找过蒋芸好几次,每次去,蒋芸都忙着做事。虽然他猜不到蒋芸是做什么,但是闭上眼睛想想,能让蒋芸这么久都不出门的事情,能是小事?
高胜知道不该问的不能问,他自个儿就掐灭了好奇心,生怕惹火烧身。
蒋芸把俩小的从车上抱了下来,叮嘱俩小的不能进厂房里去,任由俩小的才空军日化厂里撒欢儿的追逐打闹,她同高胜在厂子里边走边聊。
“忙完了,闭门不出大半年,总算是把那本想写的书给写完了,前几天把稿子给《百姓文艺报》寄了出去,打算休息一阵子。”
高胜脑袋上唰地一下就冒出了一大片的问号,“嘎?”
大概是因为惊讶太过的缘故,高胜发出了一声无比神似鸭叫的声音,将内心的震撼、讶异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蒋芸这回打算主动宣传一下《我欲开天》,这一招叫化被动为主动。
原先她觉得社死,是担心别人看完她的书之后,觉得她这么仙气飘飘的一个人,笔下竟然那么接地气,还有泼妇骂街等情节,坏了她的人设。
可熬过那阵子社死后,蒋芸发现没人因为这个笑她,起码明面上没有,大家或是被故事感动,或是为情节揪心,见到她时都是清一水儿地夸奖,这给了她胆气。
人最难跨过的山,是自己胸腔里的那处灵台方寸山。
想想古往今来那么多作者,别人都能欣然接受读者们的追捧或批评,她为什么不能?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心拦住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万一之后自己拿了个什么奖,还能披个马甲去领奖?那多没意思。
当然,蒋芸能克服这一层心障,或多或少都与上回社死有关,社死的时间长了,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