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广大考生捧上了神坛。
东山省,赶海县,白家庄。
白敏从刚下乡那会儿就开始收集复习资料了,就是为了等着场高考。她知道自己脑子一般,学习不太行,特意提前两年就开始复习了,还拉着令泰岳一起复习。
夫妻俩忙完地头的活儿之后,天天都会关上门在屋子里学上两三个小时。
令泰岳的脑瓜子是要比白敏灵光一些的,很多问题白敏想不明白,都是令泰岳琢磨明白之后给她讲。
这对夫妻倒也算是争气,第一轮高考结束之后,都考上了大学。
不是白敏一开始期待的水木大学或者京城大学,而是位于他们俩老家原城的西山大学。
原因无他,人都得向世俗低头。
白敏和令泰岳都是原城人,家里人都在原城,而且年岁都不小了,需要有人守在一边,再加上白敏还想让家里的老人帮忙带带娃,她和令泰岳总不能带着娃去上大学,二人便决定报考西山大学。
张春华和张平顺走在了一起,二人都是知青,自然也是要回城的,只不过他们夫妻俩准备得晚了些,考完之后同白敏和令泰岳对了一下答案,知道没考好,就没敢报考西山大学,而是报了比西山大学略微差一些的原城师范学院。
蒋芸没忘记自家还有个堂弟在白家庄插队,她见蒋正复习得不错,在高考恢复的消息公布后,第一时间就把蒋正的那些学习笔记给蒋忠寄了过去。
蒋正和蒋忠都没让蒋芸失望,蒋正报考的是浙南大学,顺利过线,蒋忠报考的则是渠州军.医大学。
蒋爱党夫妻俩原本想让蒋忠考回原城去的,可蒋忠不听,愣是在信中强烈抗议了好几回,说是想追随自家堂姐的脚步,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蒋爱党夫妻俩实在拿他没辙,只能写信给蒋芸,希望蒋芸对蒋忠照拂一二。
蒋芸其实比蒋忠本人还知道得这个消息早,因为蒋忠录取通知书上的签字,就是她亲手签的。
没错,身为花国科学院医药学部唯一的一位委员,蒋芸也算是临危受命,在首都教育部的要求下,得到了浙南省教育厅与141基地、东海基地、蓉城陆军基地等单位的重点扶持,成立了渠州军.医大学,而她就将出任渠州军.医大学的首任校长。
?
第182章 大学
蒋芸虽然担任了渠州军.医大学的校长一职,但并没有承担实际的教学工作,她更多的是把握一些宏观的发展方向问题。
她不知道哪天就会被蓉城7032研究所喊去开会,也不知道首都的商业部、卫.生.部、防疫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