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继续追问,“那,那孙管事还说了些什么?三子跟谁一起走的?准备到北平去投谁的军队?!”
“对,小六子,孙管事还说了些什么?把你知道的赶紧全说出来!”众邻居们扯住赵仁义,齐声催促。
“孙,孙管事……”到了此刻,赵仁义才得空擦了把额头上的汗,喘息着讲起了接人的详细经过。
原来他与大掌柜张寿龄一起去火车站接三少爷,于出站口等了好半天,直到火车都开走了,也没看到三少爷的人影。正急得火烧火燎的时候,大掌柜张寿龄在出口处瞅到了和泰洋行的马车。车旁边放着几个大行李箱子,一看就是刚从火车上下来。
张寿龄在商场上与和泰洋行曾经有过往来,赶紧上前询问对方是否在火车上看到了自己的弟弟。恰巧洋行的孙管事从马车上探出头来,见问话的是张大掌柜,便笑着回应道:“这不是寿龄兄么?你还真问对人了。我这正准备去翰源商行找你呢。我在火车上遇到了你弟弟,他托我给有财叔带了一封信…..”
说着话,便把一封漆了口的信从上衣口袋中掏了出来,递给了张寿龄。张寿龄又惊又喜,顾不上看信,赶紧向孙管事打听弟弟的去向。孙管事闻听,立刻跳下马车,拉着张寿龄向僻静处走了几步,四下看了看,压低了声音回答:“寿龄兄,不是我说你。你怎么不早点去省城把令弟接回来呢!他这个年龄,最是冲动不过。别人一煽乎,就热血上头!”
“怎么了,他到底怎么了?!”当时,张寿龄额上就见了汗,扯住孙管事的衣袖,迫不及待地追问。
“唉!”孙管事又四下看了看,唯恐被人监视般,将嗓音压到了几不可闻,“我们这趟火车上,邪门透了。从省城一发车,就有帮年青人开始唱歌、演讲,挨个车厢串。说什么华北已经岌岌可危,什么河北一失,山东紧跟着就是日本人进攻的下一个目标。所以,眼下支持北平,就是保卫山东。号召大伙出钱出力,共赴国难。你说这不都是扯淡么?河北的宋哲元跟山东的韩主席,那可是一直不对付…….”
“那三子呢,我三弟呢,你快说,这跟我三弟有什么关系?!”张寿龄急不可耐,低声打断。
“我这不正说着呢么?”孙管事又四下看了看,把声音压得更低,“关键是有些道理咱们两个知道,你们家老三他不懂啊!人家一唱歌,他就跟着唱。人家一喊口号,他就跟着喊。从省城一路喊到了鲁城。看看快到车站了,把一封信交到了我手里。然后补了张票,直接跟那伙人去北平了!”
“蠢!”张寿龄气得直跺脚。这些年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