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另一个是李瑾。
对于吴魁,胡七郎毫无把握。那个男人不为女色所动,似乎对权势的贪欲也有限,更不要说为金银钱帛动心。
像他这种毫无缺点之人,胡七郎内心是十分畏惧的。他没有缺点也就意味着翻脸无情,但相反的,他也会根据情势而不是情感用人。
本来吴魁的这种方式对胡七郎极为有益,但目前她的本事似乎已经无法打动这个位高权重、手下多俊才的镇北王了,而自己当初不顾吴魁牵线的面子,拒了他兄弟侯庆的求娶,多多少少惹他心生不满。
既然吴魁这头不可靠,那么,只能等李瑾这头来找自己了。
胡七郎也不是随便一个人都给那钩子眼的。李瑾这人,不但是皇后之胞兄,而且是圣上心腹,家世显赫,年纪轻轻就如此成就,以后前程无量。
当然,胡七郎也明白那样人家根本不可能容纳自己,但这并不妨碍她打算依靠李瑾在漠北谋得一席之地,至于以后,再徐徐图之。
胡七郎对自己相当自信,除了那年阮小七的冷遇和从前相好的恨意让她有过短暂失落之外,总体而言,一旦她真心勾引,男人似乎很难能够抗拒得了。
正因为她如此自信,在听到“李瑾上奏说因其曾阿翁年岁已高,唯恐已欲养而亲不待,要回京奉养”时大吃一惊,等在家中的她如同被人当头一棒,当即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2第132章
李瑾上奏折之后即去告知吴魁几人,对于他要突然离去,真是打了个吴魁措手不及。
大家心知肚明原因,但皆认为他还是过于端方了,不过点风花雪月的风流韵事,要是你情我愿就玩玩,不愿意就冷冷,值得大张旗鼓地特意躲了开去吗?
只此事却不好明面上劝,吴魁留了又留,李瑾知他是担心与下一任安抚使不和,一旦被嫉恨在给圣上奏折里下眼药,几句莫须有的话就够吴魁吃一壶的了,
他鞠躬施礼道:“镇北王,我人虽不在北关,但若此处有难事,瑾歌义不容辞。”
得了国舅的亲口许诺,吴魁再不想放人也不能了,如今只盼着圣上舍不得好容易□□的棋子拔出去,驳了李瑾的奏折。
吴魁几人心里暗骂胡七郎这门灾星,到底有过同袍交情,不好明面拒绝,本以为经过侯庆的冷言冷语再不理她,明白人自然就走了,哪想到她竟打上了李瑾的主意。
李瑾已开始收拾行囊,对不能等吴魁娶妻再走,他深感愧疚,而与这帮粗汉相处数年,虽不是推心置腹的投契,但一直和睦融洽,也有交情,此时要走,更是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