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曾想过将来要找机会去瞻仰先贤呢。
顾恺之原是在亭边,听得司马道福介绍,几步走上前来,嘴角一勾目含星辉脸上荡开一个风流倜傥的笑容,他弯下腰向桓姚浅浅作了个揖,“桓七娘子,久仰盛名!”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码得有点晚了。
话说,明天是初八,要不我们也来发个红包什么的?于是,明天新章前十八位留言唯一新地址为。y,有红包送哈。【通知:请互相转告。】初九也是。不过,狐狸是穷人一个,的q红包只能聊表心意,大家不要嫌少哦~?
第53章 金风玉露
桓姚见状忙道不敢当,侧身避开,分别给桓祎和顾恺之行了礼,几人这才相携走入亭中落座。
“仆曾有幸得见七娘子所作《寒江独钓》,笔墨精细却意境悠远磅礴,以景托人之法令仆受益匪浅。七娘子以九岁稚龄便能有此妙思,仆枉称天赋出众,实在不如七娘子万一。”顾恺之赞道,举起茶盏,向桓姚遥举,“以茶代酒,仆敬娘子一盏!”
以景托人在前世只是一种很常见的描写手法,但在才走出汉代宗教画影响的东晋时代,确实算是比较新颖的主张和画法,但要在画坛鼻祖级的顾大家面前把历代先辈们总结出的经验说成自己所创主张,桓姚总觉得有剽窃之嫌。她也举起茶盏遥敬顾恺之一杯,盈盈笑道:“十九郎君过奖了,不过阁下口中的妙思可算不得小女原创,小女不过是从习了先贤所提出的诗文描摹之法,以景托情,以细微处传神。小女愚见,文与画,同是录现世之人事物,抒平生之五味情,本就是相通的。”
顾恺之闻言,品味一番,脸上闪过惊喜又恍然大悟的神色,“文画相通!极是!极是!仆往日竟从未想过这般道理!七娘子实在心思灵慧!”
“十九郎君可别再夸小女了,不过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罢了。要说十九郎君的画技,才是真当得一个精湛二字,无论是'铁线描'的匠心独运,还是淡墨晕染之功的巧妙都叫人望尘莫及……”
两人的画技流派其实颇为相似,只不过顾恺之风格偏古朴,而桓姚稍微偏瑰丽一些。而在画技和各种见解上,桓姚博采后世众家之长,又有自身的独到领悟,其见地往往叫顾恺之惊叹不已。而顾恺之作为画坛流派的一代鼻祖,在后世享誉甚高却几乎没有流传下来任何真迹,只有些唐宋时代的评说,对桓姚这个国画爱好者来说是既神秘又向往,除此之外,顾恺之所表现出的高超文学素养和对丹青术的摸索得出的感悟和经验,也叫桓姚觉得获益匪浅。加之顾恺之的容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