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辉月被下药之事是皇宫隐秘,只有少数人得知。
不过既然回来了,滕辉月少不了要到国公府向老国公夫人严氏那边请安。
严氏已经七十二岁高寿,一年前终于撑不住,把管家之权交了出来,由嫡长孙媳妇福康长公主齐敏接手。因而齐敏到国公府的走动也多了不少。
国公府人口简单,事务不算复杂,齐敏的公主府能干之人甚多,拨了一部分人过去已经足够镇住某些不服管教之人,把国公府的内务打理得十分妥贴。
可是这一年却不同寻常,因为滕家的嫡支决定举家迁至建康。
元徵立国之前,滕家本是丹阳豪族。可惜当时的嫡支族长目光短浅,才能平平,只肯偏安一隅。老安国公是旁支嫡子,因与嫡支族长意见不合,被驱逐出家族,走投无路之下从了军,成了高帝齐胜的手下。老安国公军略平平,却有安邦定国的文臣之才,正是齐家立国急需的贤能。老安国公又极有眼识,很快得到重用,平步青云,得了三代罔替的国公爵位。在老安国公的教导下,他的儿子,第二任的安国公滕海同样十分出色,并得以与世袭罔替的汝南王府联婚。建康滕家历经两代,已经呈势不可挡的兴旺之兆。反观丹阳滕家这一嫡支却因为一代的经营不善,开始露出颓态。还好这一代的滕家嫡支族长颇有眼色,自老族长去世后便开始坚持不懈遣人往建康说项。老安国公弥留之际终于松了口,让滕海恢复与嫡支的来往。
到安国公世子滕祁山与福康长公主成婚,丹阳滕家嫡支终于忍不住,提了率嫡系迁至建康之事。
安国公滕海最终是同意了。一是丹阳滕家嫡支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宣问滕海只是为了以示尊重,即使滕海不同意也阻挡不了他们来建康的决定。二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滕字。安国公府在建康独木难支,终究是需要助力的。毕竟如今安国公府看着势大,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子嗣不丰。
这固然与安国公府不兴立妾的家风有关。历经三代,建康滕家的元配嫡出之子皆精明强干,却多少有些儿女情长。老安国公夫人严氏的性子不算好,只为老国公生了滕海这个独子,但老国公毫不介怀,一生只有她一人,至死都对她照顾有加。滕海钟情月华室主齐澄,拼着无子忤逆都不肯纳妾。如果齐澄不是难产而亡,滕海即使只有滕祁山一子甚至无子亦甘之如饴。到滕祁山这一代,尚了福康长公主自是无法纳妾。但作为父亲的滕海冷眼旁观,嫡长子的一颗心同样挂在了媳妇身上。两人成婚五年只得滕辉月这个独生文子,滕祁山却一点也不在乎。福康长公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