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五二二学制,也就是小学五年、初中和高中各两年。不过,在58年的时候,由于一些特殊的形势影响,国家也提出了学制试验改革,有些地方不再遵从六三三,以及后面的五二二。有的地方实行五三二十年制,有的地方实行六三二十一年制。
而这边的话,是五三三十一年制。
陈大娘叹气道:“当工人好啊,咱们这农民过的苦啊,想吃快肉都没有肉票,不像城里人每个月还有福利和商品粮,但是当工人得自己有本钱。”
黎悦笑着附和:“那从我们这一代做起,我们努力挣钱,让孩子们每个人都能去念书上学,然后考初中、考高中、考大学,再吃上铁饭碗。”
“可不是嘛……”说起孩子上学,陈大娘就想到了自己的孙子,“我们家华东下半年就二年级了,可成绩不好。”然后她又说到了陈瑞,“小五生的晚,他出生的时候,四个哥哥最小的都能捡柴挖野菜了,最大的可以去地主家放牛了,那个时候啊,家里是真穷,家里的钱都给他爹看了腿,后来他大哥去地主家放牛了,从地主家赏到的好东西,都进了小五的肚子,没办法,刚出生的孩子不能亏待。那是建国前了,他出生在46年,那个时候鬼子兵才离开我们的国家,大家的条件还没有现在这样好,家里没地。所以半大的小伙子只能往有钱人家送,就是当个下人能填饱肚子也好。小五刚出生的时候,连五斤都没有,整个人很瘦的让我害怕的不行。那个时候他爹已经断腿了,家里这样的条件,我也没有营养给自己补身体,所以他生下来就瘦了。
不过那个时候我养了鸡鸭,用鸡蛋去换大米,把大米熬成米汤给他吃,才把他养大的。他小的时候不爱说话,整天和他爹在一起,他几个哥哥都要干活,没办法带他。
等他会走路的时候,新国家成立了,我们的日子也熬出头了。”说起那个时候,心酸的想哭,也好在日子撑过来了。
黎悦好奇:“那您怎么会想到送陈瑞去念书呢?”
说起这个,陈大娘有些骄傲道:“这得多亏了我,小五出生后一直没有正经的名字,就小五小五的叫着,反正他还小。后来新国家成立,村里统一人口登记户口,小五这才要上户口了,可也不能叫小五吧?当时什么大牛狗蛋都想过,但别人家也有大牛狗蛋,后来我拿了两个鸡蛋,去找了有学识的人给小五取名字。
那人取名字也特别有趣,他拿了一张纸出来,然后撕成好块,在每一块上都写上一个字,随后放在小五的面前,让小五自己选。他放好字的时候,还对小五说这个字年吉、这个字念瑞……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