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
凶杀案,死者不雅的死状,可能性别为女的凶手。
这里面的每一个词条单拎出来都能够让那些嗜血而来的媒体兴奋不已。
美国《纽约太阳报》19世纪70年代的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曾说过,“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解释一度是西方资产阶级报人选择新闻的标准。
现代社会,为了资本,为了流量,很多媒体已经摒弃新闻道德底线,玩起了娱乐至死主义。他们捕风捉影,肆意传播一些血腥、大尺度的不实消息吸引受众眼球。
荀烟跟现场的负责人交涉了好一会儿,才获得了在外围看看的机会。
透过拉起的警戒线,她看到了固定死者身形的粉笔线,还有地上四处溅落的血迹。
在这间极尽奢华的办公室,一切本该充满金钱流动的声响,而此刻却只有死一般的静寂,也只能是死一般的静寂。
荀烟向窗外望去,窗外的天气却好得出奇。天空澄澈干净,还有几只唧唧喳喳的小鸟停在窗台边,好奇地看着里面的一切。
人间还是那个人间,只是人间的人是人是鬼就不得而知。
“近日在我市发生的一起女主播杀人案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我台记者已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据前方报道,警方已经展开调查,嫌疑人已经基本锁定,请广大市民不必惊慌。详细情况请持续关注我台的后续报道。”荀烟看着电视里刚刚放送的新闻,眉头紧锁。
她焦头烂额地忙了一天,才在晚间新闻之前编辑好稿件。这么大的恶性事件,上面也很重视,嘱托她时刻关注动向。
她向当地警方致电询问明天是否可以见一见嫌疑人,电话对面的负责人思忖了很久,“好吧…这次的案件很有教育意义。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你台的报道,警示广大群众遵纪守法,只是有些该隐去的地方还希望你们注意。”
荀烟应声,知道警方指的是杨国康不堪的死状。
“烟烟姐,开开门。”门外响起女孩拍门的声音,荀烟才想起晚上约了韩莎莎
她打开门,韩莎莎的小脸冻得红通通的,却挤眉弄眼地看着她。
“快进来,外面冷,你发什么愣?”荀烟奇怪。
韩莎莎朝楼梯间努了努嘴。
那里站着一个男人,他穿着深灰色的羊绒大衣,围着一条简单的黑色围巾,眉眼低垂。清瘦的脸俊朗无疑,但鼻尖却是红的,显然也在外面站了很久。
''我来还你东西,看见这个叔...哥哥在楼下,他问我知不知道你家住哪一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