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精髓,保留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谢琅为此专门给三大书院新敲定了一个概念——国学。
听着非常的高大上,三大书院的院长对此也很满意,这可是跟“国”字挂钩,怎么可能庸俗了。
只是因为这次长安城的学校里招生,三大书院不少的学生都蠢蠢欲动。
三位山长也没有拦着,告诉那些学生们,想去的话自可以去试试,不行的话还可以再回来。
听着似乎很没有骨气。
“山长,您这样的安排,岂不是让外人笑话我们琅嬛书院?”
琅嬛书院后面的竹舍内,一个青衫中年男子正不赞同的看着韩荀。
韩荀闻言,却捋着白须笑道:“这有什么可笑的?好歹我们琅嬛书院也是国学书院,担着这么大的名头,自然心胸也要开阔些,这里的学生,并非谁都想做官的,他们有的人只是喜欢挑战。”
“话是这么说,可是我们琅嬛书院是南离……是大周三大书院,鼎鼎有名,这次女帝的做法,未免有些不道义,岂不是和我们抢学生?”
“此言差矣。”韩荀笑眯眯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抬头看着院中的幽幽翠竹,“抢字用的不好。虽说这些孩子都是我琅嬛书院的学生,可往大了说,他们都是大周的子民。日后更是要进入朝堂,成为天子的朝臣,琅嬛书院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过渡,而不是全部。即便他们进入长安大学,可是在琅嬛书院的痕迹,就能轻易抹掉吗?人生由一个个过渡汇聚而成的,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中年夫子知道山长说得对,可心里就是觉得不利索。
“这个暂且不说,我也不是反对女子读书,只是女子做官,未免有些牝鸡司晨。”
韩荀笑容未减,“你有数月没有下山了吧?”
“……”中年夫子狐疑的看着山长,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广陵下面的胡阳县县令,是一位女子。”
“山长您的祖居?”中年夫子微微一愣。
“是!”韩荀点点头,“她已经上任三个月了,我这三个月来,回祖居之地走了七八趟,和那位女县令也有过几面之缘。”
“如何?”中年夫子的声调略微有些急切。
“不得不说,古人诚不我欺,三人行必有我师。”韩荀的眼神里带着一抹惊艳,不是对于那女县令的长相,对方的长相只能说是清秀,而是对方的学识和文采,可谓博闻广识,让他每次都能被那个小姑娘的话给震惊。
中年夫子愕然,“很厉害?”
“是啊,很厉害。”韩荀感慨万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