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是房东介绍来的,来应聘的那天,穿白衬衫黑西装打领结,抹的雪花膏呛得杜加林直打喷嚏,自我介绍是tony杨,言辞间不时夹杂英文。杜加林当时便婉拒道,她要开一个中式服装店,不太适合tony这样洋式的人,不料他马上表示自己可以穿中式长袍。当时杜加林的店还没开张,整个店里也只一套桌椅,这人非但没有怀疑她是骗子,还如此热忱,加上又是房东介绍来的,她也不好拒绝,只得录用了他,不过提了两个条件,一是要穿长袍,二是在店里要用小杨来称呼他。
像觉得不够似的,tony又补充道,“我这是正宗的司丹康发油,你不要自己肠胃不好就赖到我身上。”
“偷你,最近雪花膏是不是在打折啊?”白师傅故意把他名字的尾音拉长。白师傅说话的声音颇为软糯,长得也瘦瘦小小细皮嫩肉的,扮上女装绝对不会有人怀疑他是个男人。
“我买东西并不在乎打不打折,并且我用的是英国的夏士莲,最近可没打过折。”
“那你可够阔的,我见的小姐太太都没你涂得多。”
“钱多钱少,这生活都不能不讲究。”说着tony向后抹了一把头发。
白师傅本意是嘲笑他太过脂粉气,谁料到tony却听不懂好赖话。
三个女人一台戏,哪想到三个男人也好不到哪儿去。杜加林觉得tony的发油和雪花膏确实用得太多了,便说道,“tony啊,五卅刚过,咱们还是要支持国货。注重仪表是必要的,但还是不要打扮得太漂亮了,否则来做衣服的小姐太太们会嫉妒的。”
tony把她的话当夸奖照单全收,“其实我还没用心打扮呢”
杜加林决定避过这个话题,“tony,广告词写得怎么样了?”她把写开业广告词的的任务给了他。
“我刚才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方案,就是把老板你穿旗袍的照片登到报纸上,最好是头版,看到这个照片想必全城的太太小姐们都会蜂拥而至。”
白师傅抬起头来瞥了tony一眼,想必是对他拍马屁十分不屑。
正巧这时菜上来了,她让大家不要客气,想吃什么夹什么,不够再添。
几人吃完饭便回到了店里,杜加林坐在办公间里想着招揽顾客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