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宗整天闷葫芦似的,年纪又小了些,且不说他。承业却是个好高骛远的,自以为风流倜傥,一天不是吟诗作对就是拈花惹草的,文章做得差强人意,却和身边的丫头不清不楚。都十五了还没有考出秀才来。
老太爷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举人都已经考出来了,中进士的时候也不过才十八岁。
姨娘生养的,就是上不得台面。
看了眼正襟危坐的大嫂,二太太撇撇嘴,又想这妇人也真毒!安排在业哥儿身边的丫头,个个鲜嫩的和水葱似的,她也不用做什么,业哥儿在一群莺莺燕燕中,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有了别的想法,孩子能有多大自制力……
柳姨娘明白是明白,可她一个姨娘,再得宠也管不到孩子的教育上去。这可是嫡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责任。嫡母安顿庶子的生活起居天经地义,大老爷也没权利横加干涉。何况业哥儿自己也是心甘情愿的。
这时老太太又拉起宗哥儿的手道,“你也是个好的。前儿刚过了县试,才一个多月又要去考府试?可要仔细着身子,不可用功太过,你才多大啊?”
古代士大夫阶层享有很大特权,进入特权阶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说考秀才吧,就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道关卡,j□j场考试,不比现代考上名牌大学容易,甚至还要难上几分。宗哥儿开蒙晚,年仅十二就考过了县试,已经算是难能可贵的了。
宗哥儿恭声道:“回祖母的话,父亲如此安排,也是为了孙儿好。成与不成,总要下场去试一试。”
老太太连连点头:“试试也好,试试也好,这次你们兄弟两个一个考府试,一个考院试,都考过了,也让你们父亲高兴高兴。”
宗哥儿深施一礼,“孙儿谨遵祖母教诲。”他年纪虽小,但却极为老成,而且是个寡言少语的,问什么答什么,一句废话不多说,与健谈的承祖承业完全不一样。
老太太就笑:“你这孩子倒是和你祖父最像,都是这么的沉默寡言。”
大太太看着宗哥儿,心里就想起了姑妈向太后的话:“你是个没福气的,自己养不出儿子!你和柳姨娘斗了半辈子,她养的业哥儿是不可能拢得住了。倒是宗哥儿,娘没有了,你正好多多抬举他,让他记住你的好。别老是觉得孩子是奴婢生的,下贱!拢住他的心最好,就是拢不住也没什么,将来在娘家这边找个能干的媳妇,和你一条心,等老了你也算有了依靠,你出嫁的女儿也有了娘家哥哥的帮衬。”
大太太这几年对宗哥儿也就渐渐好了起来。宗哥儿也很争气,虽然开蒙的晚,但人极为刻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