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秉性君子,除了徘徊于潇湘馆中外,便只随着女儿,他处从来不去,以免撞到女眷,亦不窥探其内室,但是终究还是见到过不少事情,黛玉又并非常常留在潇湘馆,反而常与姐妹们同顽,因此见到妙玉的次数不少。
大观园未曾出阁的诸钗中妙玉年纪最长,年岁倒和林如海所知一般无异,且模样儿生得极好,林如海虽未见过苏夫人,但与苏黎朝相夕处,在她身上能看到苏黎昔日的高傲冷峭之态。妙玉的最终结局,瓜州渡口为枯骨所掳,林如海只是听说,暗叹自己家与苏家百年世家,竟都落得一个后继无人的下场。
因此乍然见到苏黎,林如海难免有些同病相怜之感。
甄应嘉听了,笑道:“原来却有这样的渊源,如此倒是更好了,相处也更和睦。”
苏黎清高远胜林如海,亦不及林如海圆滑世故,况素来不大瞧得起甄应嘉,虽在甄应嘉麾下为官,却深恨甄家等一手遮天,得罪了不少人,故只是一笑,道:“掌管应天府之事,卑职本就觉得力不从心,如今得如海相助,自是如虎添翼,求之不得。”
林如海因明白苏黎本性,略一思忖便知宣康帝所谓有人告苏黎贪污受贿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定然是有人不满他为应天府知府,或许是他得罪了人,大约还有人妒忌苏家的百年基业,苏家五代,至苏黎仅他一人,所有财物尽数归他,不知上辈子苏黎死于壮年是否与此有关,只剩下一女遁入空门。按苏黎之性,怕是即便躲过此次劫难,也躲不过将来别人的算计。
念及于此,林如海笑道:“我可不敢当此赞誉,竟还是你做主,我辅助要紧,我不过是你麾下同知,但是同知便有二三人,非我一人,哪能越俎代庖?”
苏黎摇头道:“我难道还不知道你?”
他虽然性子高傲,目无下尘,但是对自己目前的处境并非一无所知,前来查探消息的官员早已到了金陵,暗中窥探,又走动各处,只是自己家财悉数登记在册,并未无端多出一笔所谓贪污受贿的银子来,他们眼下并无证据,方未回京罢了。
林如海听了,亦是一笑。
当下见过甄应嘉这里的各个官员,甄应嘉在金陵何等地位,他既念着与贾家的交情,自然会助他一臂之力,不必他交代什么,只需亲自给林如海引见金陵大大小小的官员,他们便知道其中的意思了,不管是上面,还是下面,必然都不敢为难林如海。所谓人脉便是如此,即便林如海有心依靠自己的本事,但却也不会对此拒之门外,毕竟他为官多年,最知道其中的门道,往往有一些官员外放后,因当地没有丝毫人脉,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