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
柳氏是个商家女。
朱家几代不曾出仕,家事萧条,朱老夫人想卖几亩田继续供朱临丛念书,偏大儿子朱临业、三儿子朱临丞都不乐意,更别提来日入京赶考的盘缠和打点师座的银两了。
朱老夫人记着丈夫临死前的嘱咐,说是朱家三子,只有老二有些读书天分,万万不可因家贫中断了他的学业,朱家能否复兴家业,就看他的了。
彼时读书人总有些看不上商家,但朱老夫人左思右想,毕竟还是看得起商家女的嫁妆。
于是朱老夫人咬了咬牙,就给朱临丛聘了个商户之女。
柳氏也不负众望,携大笔嫁妆嫁入朱家,自此朱家的一应花销全着落在她身上。
柳氏不计成本,好笔好墨伺候着,好先生请着,惯得朱临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熬了十几年,总算是熬出来了。
细细看柳氏眉眼间,不难看出她如今有些得意的,但她又有些焦虑和遗憾。
因着朱临丛十数年来并无出息,柳氏面上不说,心底里是对他颇为失望的,兼之先前她又只养了两个女儿,为着日后着想,柳氏暗里是打着把朱泖调|教出来,日后让她招婿的主意。她是高看读书人一眼,但再高看,能吃好用好住好才是最要紧的不是?因此有意无意的教了朱沅看帐打算盘,外头铺子的管事来回话,也把朱沅带在身边听着,便是去田间收租,也带着朱沅一道去。时长日久,朱沅颇有几分能干利落了,不想朱临丛又中了进士,要入朝为官了。更妙的是,柳氏老树开花,又生了个儿子。
柳氏为着这个,急了几夜都睡不着觉,只想着要怎样去掉朱沅一身的铜钱臭。
这时听了朱泖一番话,不由更是油煎火炸的。
一边想着,一边就抬眼看朱沅,见她沉沉静静的坐在自己身侧,伸出一只手来拦着沉哥儿不让他落下炕来,嘴角微带着笑。看着倒是比往日斯文雅致不少。
柳氏舒了口气,心道莫不是这丫头自己也知道着急,晓得收敛了?
第5章
- -
朱沅在柳氏屋里寻着籍口,消磨了半日,这才恋恋不舍的回了自己屋子。
朱家这所三进小院,是赁来的。
朱临丛和柳氏住正房,朱沉还小,随着乳娘住在正房东边的耳房。
朱沅住在东厢房,朱泖和朱沅正对面,住在西厢房里。
家中下人也不多,男女算在一处,通共不到二十个。
人口简单,口角也少。就是朱泖的些许挑衅,朱沅也并不放在眼里。父亲刚得了官职,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