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见了汉中车队的规模,回来便向齐王夸道:“周王果然与殿下兄弟情深,派了一车的人,兼有好几车的东西,千里迢迢的急赶着运来,只怕耽搁了殿下的大计呢!”
齐王往常听人夸他大哥,难免要泛泛酸水,这回人夸的却是他哥哥如何爱他,他自己也确实体味得到兄长深情厚意,心头竟不知是什么滋味。
但他心里不管怎么想,嘴还是硬的,只说:“这必定是宋三元的安排,他还在京里时就常能做出别人想不到的东西,且把他的人叫来,待本王问问他们要建什么园。”
他那位三皇弟主持了京里的经济园,好似做出什么成就,在父皇面前成日买好,其实还不是全靠他和王家搭钱搭料,帮着他打下基础?
他这回要亲自问问宋三元的经济园是怎么个规模,还要帮着他他手底下派出的人做出个样子——
老三的才具也不比他强,一样的眼高手低,只是占了命好,父皇把那经济园交给他罢了。如今宋时这做经济的祖师接下了兴凉城的重任,派了弟子们过来,他正要看着这些无三元之才的普通人如何建起比京里更强的工业来!
他迫不及待地要见人,更要看他们如何做事,是以不在行辕等候,直接到了府门外,亲眼看了汉中送来的长长车队。
领队的是个头戴皮帽、外穿长袄对襟厚棉袍、脚蹬翻毛皮靴的青年,脱下外头厚衣裳,露出逍遥巾、青绸道袍,倒是一身标准的书生装。剩下的人外衣和他穿得差不多,但露出里衣,却都是普通百姓服色,不是书生装扮。
齐王便遣人唤了那书生上来,开口便问:“你是宋三元的学生?宋三元如何交代的你们,这草原上要兴什么工业?”
宋时是他皇兄辖下的宋知府,对他而言,却还是当年京中一面顿尽的宋三元。
他不肯相信自己不如周王有让人纳头便拜的魅力,也不肯叫宋时“宋知府”,仍旧叫着“宋三元”的旧称。而汉中府百姓一向也以他们知府是三元才子自豪,私底下多也叫他“三元”“状元公”,那位优秀毕业生兼劳务听着齐王这叫法,反倒亲切,更对他添了几分好印象。
他也不提“知府”二字,用了更显亲近的说法:“学生受宋、桓二位祭酒之命,领汉中能工巧匠与兽医来为凉城建新房安置新附之民,并建牛羊马舍、纺织、制革工坊,以安凉城住民,兴凉城经济。”
好,这学生有眼力,知道宋桓二人定是宋在前、桓在后!
他的神情又缓和了几分,问道:“你们宋祭酒只叫你们建这些?没有那些什么‘化学’工坊?本王听闻他汉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