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郑的天可汗不仅为他们这些归顺的异族赐宴,更亲身来看他们!新归顺的王公激动得起身行礼,久居大郑的旧族更是山呼陛下,连声谢圣上赐宴之恩,主动请命为朝廷出战。
天子看着这满堂胡人、回回人、鞑靼人等外族子民都和大郑人一样穿着官袍、行着汉礼,心中也是一阵阵满足,挥手道:“平身。朕今日赐宴,非为了用你们报效朕,只是周王送来了正宗的蒙古菜谱与擅做蒙菜的厨子,朕念你们在大郑日久,便想叫你们尝尝家乡的味道。”
这菜的味道如何,可是有你们记忆中的草原菜品之味?
在京里有比帐篷更好的住处,也有好厨子,你等既归顺大郑,便安心在这里住下来,与那些已改了汉姓的世袭勋贵一般,将京里当作故乡吧。
天子如此关切,更叫顺义侯等新附的草原王公感激涕零,将来大郑受的恩赏、住的房舍、用的器物都狠狠夸了一遍。尤其这场宴饮,不光圣上亲临,还有皇子和驸马主持,勋贵陪座……
他们绞尽脑汁夸这宴会办得好,夸到最后竟有些脑子不大好用的忘了圣上说过赐他们的是草原上的“家乡菜”,说出了实话:“有许多都是在草原上、京里都不曾见过、吃过的美食,圣上实在用心了。”尤其是那些馅饼、面饼,他们在草原上吃的多半是筱面、青稞、黄米、燕麦之类的粗糙粮食,就是大部族的王公也少有吃得上精罗白面粉做的东西的。
什么?不是草原美食,难道大皇兄他……
魏王眉头连跳了几下,按捺不住走到天子近前说道:“父皇,皇兄也是一片孝顺之意……”
这孩子,这点小事都要在意,还要拿他皇兄说话,未免不够大气。
他没理会魏王,摆了摆手,含笑说道:“你们以游牧为生,上种粮食的少,自然少有这些精米细面的东西。不过如今你们已归附大郑,那些草场交予我大郑农户打理,将来自然能产出好白面。”
这些菜以前或许不是草原特产,但等草原归属大郑后,必定能成为草原部落百姓都能吃上的“家乡菜”。
殿内的蒙古人连声感恩,也暗暗祈盼将来真能如大郑皇帝所言,让家乡富庶起来。
新泰帝微微颔首,摆摆手让他们起身,又嘉勉几句,便带人离开了文华殿,回养心殿批奏章。这一趟却是要乘辇而行,有些摇晃,天子到养心殿坐定后还有些晕,吃了几口定神汤,闭着眼休息了起来。
内侍窥着他的脸色劝道:“陛下莫不是累着了?奴婢这就去唤太医——”
天子摇摇头,只说歇一会儿便好,不许叫太医来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