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队的队员,五场全胜,其中一场是我拿下的。”
曲燎原:“……哇。”
亲眼见到世界冠军了!啊!!!
男生却一脸佩服地对他说:“你家属太牛逼了,才研二就发了三篇sci,他平时回家都干什么?”
曲燎原瞬时膨胀,背着手,下巴也抬起来了,道:“也不干什么,养花,养狗。主要是他从小就比普通人聪明。”
那天参观完回去的大巴上,宋野莫名其妙地被几个同学问:“听说你养狗了?什么品种的?怎么没见你晒过?”
宋野养了十几盆花,多数是好活的绿植,放一次假回来换一批,另有一盆茉莉,是这学期开学九月份新买的,他抱回来的时候结满了花苞,曲燎原司法考试那阵子,每天进门就能闻到满室的茉莉清香。
他很少在社交网络上晒私人生活的,也没晒过他养的花,回北京读书以后就几乎不玩脸书了,微博也很少用,朋友圈里每周分享两三次学术文章的链接,好几个月才有可能发一次和自己生活有关系的内容,上一次还是七月份在南京,晒了一张自己和曲燎原在乌衣巷的合影。
所以,谁说他没晒过“狗”的?
曲燎原也不怎么在社交平台上晒这个那个,但比宋野还是要好一些,隔三差五会发一条,说说自己的近况,又去哪儿玩了什么。
他把朋友圈当成和朋友们沟通的美好桥梁,许多久不见面、有了各自的生活、没事轻易不再私聊的老同学老朋友,互相看看朋友圈,知道对方现在一切都好,心里或大或小的牵挂都有个着落。
高校参观学习环节结束,明天起就是自由活动时间了,跟各自导师走的有,去找朋友玩的有,剩下零散几个人在当地没朋友,也不想跟导师的,相约一起玩几天的也有。
到这时候,曲燎原才感觉出来,自己这“家属”的真实身份在别人眼里可能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不然为什么都没人叫他们俩一起?
别人都有别人的安排,他俩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宋野已经做好了攻略,曲燎原负责放心地跟着玩,顺便阻止不辨南北的宋野走错路,就行了。
回到酒店,他把在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拍的几张照片分享在了朋友圈里,很谨慎地没有拍到参观团里其他人,只拍了他自己和他旁边宋野的侧脸。
发上去以后,朋友们和同学们纷纷点赞,西南政法留校读研的江波留言问:【还没放假就去玩了?巴适得板,安逸得惨】
公安部在职人员尚扬对普通公民曲燎原发动了网络喷子技能:【曲燎原你多大脸,也敢和宋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