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些什么妖怪。
李拾遗继续道,“大家都知道,我大唐耕地稀少,但我要说的是,耕地稀少并非是因为我大唐土地稀少,而是山川峻岭太多,不适合开垦,不过,我这里有一梯田之法,却能将这些没有利用起来的土地都开垦成良田,在配合水车,哪怕地势过高,也能十分方便的进行灌溉……”
李拾遗一句一句的讲着他的梯田之法,和水车灌溉的概念,心里却在想,周胜男那个实策,不过是解决军队的问题,相比大唐百姓,军队才多少人,他这个实策却是涉及天下百姓的利益,是民生之策。
大唐以农为主,每每涉及民生之策都是重中之重。
开始的时候,文武百官看着李拾遗这小逗比的样子还有些搞笑,但慢慢的脸色就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如果李拾遗的实策真能够实施,大唐将多出多少耕地来?岂不是解决了大唐无地可耕的困境,大唐的生活恐怕也能得到实质的提升。
原本有些不服气的一些人,心中也道,难怪能排在第二名,光是这实策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了。
徐长生有些无奈的摇摇头,他的这些学生啊,还真是会举一反三啊。
这也是在传播他的理念,他当初建立大唐理工学院的目的不就是这个。
整个金殿都是李拾遗的声音,比起武曌那让人难以理解但又作用庞大的银行之策,李拾遗的这个实策就相对好理解了不少。
李拾遗的声音一落,大司农田延年就有些激动的站了出来,“地势较高之地难以开垦,最重要的就是无法浇灌,你所言水车,真的可以做到水往高处流?”
李拾遗小脑袋一扬,“可以。”
田延年还兀自有些不敢相信,水往低处流这是常识啊,激动地看向徐长生。
徐长生点点头。
其实李拾遗的这个梯田之法也是有弊端的,会破坏植被。
但大唐无耕地可种,这是最大的困难,开垦新地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事情。
徐长生也没有现在说出来,现在可是他学生扬名的时候,等下去之后,他再讲如何开垦良田的同时保护植被的方法。
李拾遗这个实策,可谓当前急之又急的事情,不少官员都加入了进来。
房玄龄看向李世民,陛下,看吧,就算不是自己排名,这小豆丁也会被排第二名的,实至名归。
李拾遗在证明着梯田之法是可行的,看上去有模有样的。
半响后,声音才停下来,一群官员觉得,下去后,得好好研究一下这个梯田之策了。
李拾遗退了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