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女子疑惑不解:“这是好事啊。”
“哪有这么简单,这支来历不明的队伍打退柔然,朝廷奇怪,派人去召对方主帅说话,但这只军队却将朝廷官员拒之门外。而且,他们渐渐往南推进,其心不明。”
娘子们小小地惊呼一声,交头接耳道:“这不是叛军吗?”
“对啊。”说话的娘子弯腰拨水,水花落在湖心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她说:“真是多事之秋,去年秋天赵国生事,到现在西边的仗都没有打完。如今北方又兴起了其他势力,唉,接下来的事情不好说。”
“这有什么。”坐在旁边的一位女子不以为意,“不过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朝廷总是能将叛军镇压下去的。”
这些女子们说朝廷局势的时候,虞清嘉坐在一边,静静听着。听到那个女子称六镇军为“乌合之众”,她不禁失笑。
白芷见虞清嘉摇头轻笑,笑容中似有深意,疑惑地问:“娘子,您笑什么?”
“没什么。”虞清嘉不经意地说,“只是听到有人将六镇出来的军队当做农民兵,觉得匪夷所思。”
其他地方也就罢了,但那可是六镇,世代从军,家家户户都能上马打仗的军镇,无异于齐赵两朝的发家之地。这个地方闹出叛乱岂是小事,如果皇帝还是不上心,那恐怕就该改朝换代了。
虽然朝中多线开战,情形实在说不上好,但世家女说起此事的时候依然漫不经心,口吻如闲聊一般。战乱年代起义和叛乱太常见了,动不动就改朝换代,然而龙座上的人换来换去,天下总要有人来治。世家垄断了政治资源和升迁途径,官场中八成以上的人都沾亲带故。无论皇帝是谁,都得仰仗这些人来传达政令,治理天下,不怪门阀世家对皇帝这样轻慢。
众女说了一会,话题不可避免地偏到其他方向。一个女子兴致勃勃地说起:“都说乱世出英雄,虽然北方兴起了叛军,可是也涌出几位英才。邺城最近有一位少年将军炙手可热,听说他本是幽州人,但是父亲早亡,叔叔正值盛年,他被排挤得没有办法,只能自寻出路,去邺城递了投名状。”
虞清嘉站起身,正打算离开,听到这句话身形顿时僵住。她回过身,追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说话的女子被虞清嘉急切的语气吓了一跳,她想了想,说:“我也不知,模模糊糊记得他姓赵,名字好像是什么廷……”
虞清嘉眼睛不自觉瞪大。家里是武将,父亲驻守边关却早早亡故,被叔父迫害不得已背井离乡,每一步每一环都像极了狐狸精。而且,他出现的时机也很巧,去年时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