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不安,但凶怪之事发生后还是能主动出击。
木师古并没有下床看,而是收好尖刀,再次躺下。时间到了四更,他感到那股寒冷之气又吹了过来,木师古又抽出刀来……
天亮后,寺里诸僧叩门,木师古安然应答,众人皆惊。
大家进屋,在床边发现了两只中刀而亡的蝙蝠。每一只,翅膀都有一尺八寸长,眼珠突兀,呈银色。
寺院住持说:“按《神异秘经法》的说法,百岁蝙蝠往往会附于生人的嘴上,吸其精气,以求长生。到三百岁时,就可化为人形,飞游天界。现此二物被灭,可见它们还不到三百岁,法力还不是很厉害。”
蝙蝠在古代被认为是神秘的象征,这种神秘来自它们的模样和习性:它们的相貌如此怪异,因类似老鼠,在唐时又被称为仙鼠。它们有一双没有羽毛的肉翅,喜欢倒挂着休息,夜间才出来活动,没人知道它们白天待在哪里。
这所有的一切都给人想象的空间。
古寺中的蝙蝠,单翅长达一尺八寸,双翅张开近四尺,个头非常大(现在发现的最大蝙蝠即吸血蝙蝠,双翅张开可达1.5米)。故事中,讲到蝙蝠吸人精气后,满三百岁,可化人形,但更多的观点认为,到了一千岁时,它们的颜色可由黑色变为白色,最后化为人形,甚至修炼成仙。所以,唐人对白色蝙蝠是非常敬畏的。
说到蝙蝠的颜色,按段成式在《酉阳杂俎》的记载,南方还有一种红色蝙蝠:“刘君云,南中红蕉花时,有红蝙蝠集花中,南人呼为红蝙蝠……”这种蝙蝠和其所喜欢栖息的美人蕉都是有剧毒的。
至于木师古,他背上行囊继续上路了。后来,有人在浙江赤城山看到过他。
太岁与灵芝
先说发生在唐朝宁州的一则短新闻:
当地农民耕地,在地里掘得一物,样子类似堆积在一起的菌类,上面似乎有上千只眼睛一样的东西,农民不知挖到的是什么,把它移到路边,行人大多也摇头不知,直到一个西域胡僧出现:“你挖到的是太岁,快埋掉,否则……”
农民虽没读过什么书,但也在老人那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别在太岁头上动土!”惊恐中,他赶紧将太岁移回原处,埋进土里,但一年后他和家人还是死去了。
在太岁头上动土,历来被认为将会招致灾祸。这种禁忌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比唐朝还遥远的时代,人们就对太岁充满敬畏,认为太岁充满神秘色彩,见过它的人万中无一,一旦遇上则是极恶的凶兆。
关于太岁出现的新闻不止此一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