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类人手,肥而且润,色微红。逸人得之,惊曰:“岂非祸之芽?且吾闻太岁所在,不可兴土事,脱有犯者,当有修肉出其下,固不祥也。今果有,奈何!然吾闻得肉食之,或可以免。”于是烹而食,味甚美,食且尽,自是逸人听视明,力愈壮,貌愈少,发之秃者尽黰然而长矣,齿之堕者亦骈然而生矣。逸人默自奇异,不敢告于人。后有道士至邺下,逢逸人,惊曰:“先生尝得饵仙药乎?何神气清晤如是。”道士因轸其脉。久之,又曰:“先生尝食灵芝矣!夫灵芝状类人手,肥而且润,色微红者是也。”逸人悟其事以告,道士贺曰:“先生之寿,可与龟鹤齐矣。然不宜居尘俗间,当退休山林,弃人事,神仙可致。”逸人喜而从其语,遂去,竟不知所在。(《宣室志》)
江苏兰陵有位萧逸人,不知其名,曾入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榜未中,遂焚书退隐,跟道士学神仙之术。
后来,他开始绝食辟谷,每天清晨,在水边伸展骨骼,吸纳野外之气,以求长寿。但似乎不那么成功,因为十多年后,本还是青年的萧逸人,头发已完全白了,面色枯槁,牙松背驼,看上去老得不成样子了。
有一天,他拿来镜子一看,见自己如此模样,勃然大怒。这是个脾气很火爆的人,上面已有考试未中就焚书的例子了。
萧逸人扔下镜子,说:“我弃名利,隐逸荒野,以求得道,竟衰老至此,这哪是我的追求!”
于是,萧逸人来到邺城经商,白手起家,几年后已是当地很有名气的富豪了。看来,此君既不是读书的料,也不是学道的料,而是经商的料。这时候,他称不上是萧逸人了,还是称其为萧商人吧。尽管家境已富,但萧商人还是颇为郁闷,因为他老态龙钟的样子着实让他忧心。
却说此日,他又购置了一块地皮,欲建别墅。起地基时,挖出一团东西,呈人手状,颜色微红,感觉肥润。萧商人大惊:“看样子,是传说中的太岁?我听说不可在太岁头上动土,挖地见太岁,当为凶兆!”
萧商人沮丧时,又想起一句话:“见太岁虽不祥,但若食其肉,可免灾。”
于是,他将太岁烹熟了,眼一闭,心一狠,咬了一口。意外的是,那东西味道奇鲜,令人欲罢不能。等吃完了,萧商人感到神清气爽,四肢通达,几天过后,拿镜子一照,老态尽失,秃顶变长发,牙齿亦新生,又恢复了年轻时的样子。
萧商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更多的是兴奋。
他周围的人都很奇怪:一夜之间,此人怎么返老还童了?
后来,一云游道士来到邺城,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