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逢萧商人,大惊道:“您吃过什么仙药吗?否则的话,为什么如此清逸?”
道士为萧商人诊脉,说:“你曾吃过灵芝!”
“灵芝?”
“所谓灵芝,形如人手,颜色微红,其状肥润……”
萧商人就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道士,后者祝贺道:“那确实不是太岁,而是罕见的人手灵芝,吃了它,您寿命可与龟鹤齐年!所以,现在您已不适合居于俗世,当退隐山林,清净修道,成仙有望。”
萧商人大喜,这不正是自己早年的追求吗?
看来,他还是有仙缘的。再后来,萧商人抛弃家业,一个人悄悄地离开邺城,他的身影最终消失在唐朝的山林间……
在这个故事中,萧逸人的人生经历了非常大的转变,最终靠一棵稀有的灵芝改变了命运的走向。
灵芝属于菌类,在唐朝时尤其被人看重,因为大家认为食后有助于成仙得道。
事实上,早在东晋年间,著名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就曾披露过灵芝的妙用,还指出:假如在深山中发现有七八寸的小人儿乘着微型车马,他们即是被称为“肉灵芝”的异菌所变。吃了它们,就能成仙。
唐代志怪中,果然出现过葛洪记载的那种灵芝:“昔有人泊渚登岸,忽见芦苇间,有十余昆仑偃卧,手足皆动。惊报舟人。舟人有尝行海中者识之,菌也。往视之,首皆连地。割取食之,菌但无七窍。”这则记载见于《岭南异物志》。
说的是,有旅客在岸边芦苇丛中发现“十多人”卧在地上,奇怪的是脑袋都连着地,像从地里生出来的一样。这正是葛洪所说的“肉灵芝”。关于奇异的灵芝,在唐朝还有一些记载:
玄宗天宝初年,临川郡人李嘉家的房柱上生了一棵灵芝,形状像传说中的仙人天尊。
代宗大历八年,卢州庐江县发现了一棵紫灵芝,高达一丈五尺,在尺寸上为唐朝之最。
文宗开成三年,段成式在长安修行里寓所里发现枯去的紫荆树的根部生出一灵芝,“大如斗,下布五足,顶黄白两晕,绿垂裙,如鹅鞴,高尺余”。
武宗会昌二年,宋州莆田县山冈的一块巨石上,生出一棵灵芝,大小如土筐,盖子和茎部是黄白色的,下面依次变为浅红色。这有可能是最名贵的“石桂芝”。据说,这种灵芝生于岩石或洞穴间,吃一斤可延寿千年。
牧羊的龙女
唐高宗仪凤年间,书生柳毅到长安赶考,最后名落孙山,本欲回转湖南老家,但突然想起有个老乡客居泾阳,便择路去拜访。
柳毅催马走了六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