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跑到了终南山。不过,他的弟子很是执著,几百人又找上门来。没办法,王嘉又一次跑路,到了一个叫倒兽山(今陕西临潼新丰镇南)的地方。
在淝水之战前夕,前秦苻坚听到王嘉的传说,觉得这个人很怪,就召他到长安。于是我们的王子年又溜了。直到淝水之战的转年,也就是东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在一个大雪茫茫的日子,王嘉总算来到长安。这时候,苻坚已在淝水惨败。由于王嘉“能言未然之事”,所以当时长安的王公大臣都找他预测未来,看看他们前秦还能残喘几年。
再后来,羌族建立后秦,首领姚苌入长安,得到了王嘉。姚苌和前秦的新领袖苻登争斗不息,互有胜负,就问王嘉:“我能不能杀掉苻登夺得天下?”
王嘉答:“略得之。”
姚苌大怒:“能得就说能得,何略之有?!”于是抽刀杀了王嘉。
王嘉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了,但他写的《拾遗记》却流传了下来,经南北朝梁朝萧绮的编辑,合为十卷本,流行于后世。
无论如何,对于前后相隔千年的两个时代的人的骤然相遇,我们没话可说。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时光隧道之类的东西吗?当然,对上面的记载,也可以不去相信。可是,如果说《拾遗记》和《独异志》具有志怪色彩的话,那么檀道鸾《续晋阳秋》中的记载又如何解释?
《续晋阳秋》是东晋孙盛《晋阳秋》的续书,专门记东晋的历史。作者檀道鸾,字万安,山东金乡人,曾在南北朝刘宋朝廷做国子博士,后任永嘉太守。全书早已经失传,只留有部分轶文夹杂于各种类书中,比如南朝人注释的《世说新语》和北宋大型类书《太平御览》。经过搜集,现在存世的,有八十多条,分别对东晋八十多个人物进行了记载(后人辑为一卷,收入宛委山堂本《说郛》、《古今说部丛书》),其中就包括我们的王蓬:
王蓬,太原晋阳人,永嘉时,中原板荡,随先祖过江。有清谈之名。时晋室多难,入北府。苻坚淝水投鞭,蓬率军趋洛涧,误军机,牢之已胜。为会稽内史,清简无为,曾语左右,‘王子敬言: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吾今观之,当信斯言!后死于桓玄之乱。
一句“蓬率军趋洛涧,误军机,牢之已胜”,再次令我们陷入遐想。
最后,对上面出现的一些词语做个解释。
洛涧,又名洛河,今名窑河,为安徽淮南东淮河支流。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淝水之战的前哨战洛涧奔袭战即发生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