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大不了赔了这桩生意掉头走人,总之就是做个干净的商人,现在是国家自己都还不规矩,大家都乱来,但秋后算账的时候才有个了断,没准儿就都没法回头了。”
余竹终于明白点陆文龙的苦心:“好像,是这个理,这次为了不被抓把柄,小白把有两家宾馆拖欠的税费之类补齐,杂七杂八居然都有几十万,真拖太久,赚钱的时候容易,累积起来就很吓人了,数目巨大的偷税漏税也是随手都可以抓的小辫子。”
陆文龙点头靠回椅背上:“就这两点,你分头让大家坚决执行下去,要是我发现谁出了岔子,我找你说事儿。”
余竹干脆的答应下来,他现在那个典当行纯粹就是开着当兴趣,因为经常到周边各县市之间走动,主营业务早就从原来的收赃卖赃变成了收集民间有历史文物价值的物件,现在余竹自己是打算把豆花铺子那条老街彻底打造成有民俗民风的旅游景点。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俨然才是陆文龙管理整个看似松散的兄弟架构中那个总经理一样的人物。
把所有陆文龙的弟兄紧紧的串联起来,就好像当年一帮小屁孩还在树林中,有点懵懂的推选陆文龙担当大哥时候,他就主动发言拥戴一样,现在继续而持久的将会把这个工作做下去。
陆文龙身边人不能纯粹用商业架构一样的关系来解释,既有他的个人魅力,也有商业利益,更有兄弟之间的情义。
所以余竹跟吕四就好像粘合剂一般,把这些点紧紧的拉在一起,包围在陆文龙的身旁。
当然也就形成了一张大网,利益互助的大网。
直到那最后一个短板给补齐。
☆、第九百七五十七章 头昏脑胀
短板效应就是木桶理论。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这个桶最高那块木板有多大。
陆文龙再能干,再风光,只要他的这个架构中有人拖后腿或者补不上最后一片木板,这个架构迟早都会被打翻,也盛不了多少水。
他现在持续几年的做法无疑都是在清理短板,让这个木桶尽量能合在一起,虽然这个参差不齐的难度很大,但总归还是初步见到了成效,起码在这次堪称风暴的清理运动中,除了陆文龙自己,其他兄弟都没遭受打击,虽然其中不少人都明白自己是堪堪躲过,包括喵喵接手的东家都给请去喝茶了。
不过这些东西,都及不上蒋琪这最后一块板。
陆文龙自己也许还不清楚,蒋琪在这一次把自己弄出来的法律行动中展现出什么样的底蕴,阿林他们是亲眼所见耳闻,当然也把这个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