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开支,尤其是枣庄山路费油,每次都要比山下的人多出来不少的路费和油费。
林敬松想想,干脆趁着年底大收成,手里有钱,买上几台农耕机器最好!
当即,他就想到了前段时间自己收了谁的名片来着?
当时自己是随手一塞,也忘记搁在哪个犄角格拉里面了。
不过倒也不碍事,林敬松又开始上网搜索相关的信息。
关于大机器农耕方面,是国外走先一步,可这两年国内也在大规模的发展农业机器,甚至还有国家和地方性的补助。
于是,各地区内部的各种各样农业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飞速出现,一般来说收割一亩地大概收费是七十元左右。
而传统的麦客在三五年前,收割一亩地的麦子工钱已经是达到八十块钱,要不是这两年农业大机器普及,他们的工钱肯定要上百。
农业公司挤走了传统的麦客,也同样几乎是垄断了市场。
这也就导致,林敬松在搜索材料的时候,多的是宣传吹嘘的广告,而真正留信息供以联系的却几乎没有。
林敬松翻到了万能的某宝,可看看
店里低迷的销量,和一句问话石沉大海的悄无回音,他陷入了沉默。
该怎么买?
这是个大问题!
就在林敬松准备翻箱倒柜的继续去找那个名片的时候,一位米国的老农学家回邮件了。
其实双方联系到现在,也不光是林敬松只询问他们某些农业方面的知识,他们很多甚至跟林敬松成为了朋友。
早在他动了买农业机器的时候,林敬松跟他们询问相关资料,就言语中隐约透露出想要买机器方便生产的意思。
这位农学家回邮的大概是说,他也多少了解这边国内的现状,他认识一个朋友是在这边做农业机器生产,再转而销去米国,如果林敬松需要的话,他可以帮忙引荐。
当然,也是需要好处的,就是林敬松再寄过去一些他们家出产的奶酪。
看着邮件后面由一个冒号和半个括号组成的微笑符号,林敬松忍不住淡淡的笑了。
没想到他们那边对奶酪的消耗量居然这么大,林敬松当即又打开机器准备多生产一些,给几个常联系的农学家都发过去。
打开机器,林敬松又回到电脑椅子上,手指在键盘上面纷飞,给那位调皮的农学家回邮件。
第二天,林敬松一起床,就收到了那边的回复,并且附上农机厂主的联系方式。
林敬松做了早饭,又把昨天没做完的奶酪完工,再去镇上发到海外,等到回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