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座位上,也没管她们俩之间的官司,反正闹得不大,后面那些外臣的夫人们也都听不到,看着两人互下面子,对她来说,正好。
曹洛莹很快就将这些放在了脑后,正旦节的时候因为出了那档子事,当时她整个人都惶惶不可终日,这次听着台上热热闹闹的吹拉弹唱,看得十分尽兴,讲的是穷书生和含辛茹苦的母亲的故事呢,曹洛莹看着看着就想到了当年她爹还没考上进士的时候,一开始还觉得挺有意思的戏,到后来因为想到这辈子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爹娘,就红了眼,好在演到母子俩的穷困生活,母亲每日将自己的饭都省下来给儿子吃呢,一圈妇人都觉得十分感人,还有好几个拿着帕子在偷偷拭泪呢,是真感动的哭了还是展现自己善良的一面没人知道,反正曹洛莹红了的眼睛不再显得突兀了。
到最后自然是欢欢喜喜的大结局,书生及第,母亲也算是熬出头了。
一圈妃嫔和官太太们都在鼓掌,上面的戏子们也都十分开心,得了一圈赏呢。
皇后赏了十个金叶子,才升职的宸妃和丽妃各赏了五个金豆,其他的六个嫔都赏了十两银子,两个婕妤各赏五两银子,曹洛莹十分肉疼的让春华放了二两银子到托盘上,正旦节的时候她还是个贵人呢,连赏银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升了昭仪,就得朝外拿钱了,有些叹气,升份位,浪费钱啊。
这一下午曹洛莹足足掏了十两银子出去,不过想想排在她前面的那十几号人,也就没那么憋闷了。
晚上九点的时候,有小太监进来禀报说前面皇上已经领着文武百官向午门那边去了,方皇后大手一挥,她们这些妇人们也浩浩荡荡的跟在后面朝午门走去。
午门前一大早就汇集了许多百姓。曹洛莹到的时候,下面乌压压一片尽是人头。
昨日已经连夜架起了鳌山万岁灯,万盏琉璃灯被叠的足有十三层高,成了一座灯山,因为外形看起来像鳌,所以也就被叫做了鳌山灯。
自永乐年间开始,每年正月十五,皇帝站在午门上,陪同下面的臣民们观灯,已经成为了一项仪式。
曹洛莹看着鳌山灯,只觉得她屋檐下挂着的那几盏宫灯简直弱爆了,自午门向外看去,整个北京城都灯火通明。
朱厚熜百无聊赖的看着下面的人来人往,扭头就看见一身白的曹洛莹衣服在月光和灯光的照耀下,整个人都在发光,格外的显眼,再仔细瞅瞅,她整张脸上都是一副欢喜的样子。
扭头不再看她,不知怎的,脑中就想到每次见到她她都是一副欢欢喜喜的表情,得本书她能笑的一脸欢喜,吃碗元宵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