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自己想要表达,但是没能画出来的细部都补充完整。张国力十分高兴,在儿子面前大夸了杜玫一通。
杜玫因为感谢张家父子对自己的赏识,也为了展示自己,加班加点的在做那块玉雕的三维效果图,每天晚上都做到很晚,因此整周都没怎么跟徐航约会。一周后,玉牌做的初具形态,能看见雕完是啥样了,杜玫自己很不满意,因为做得图案很粗糙,玉的质感和颜色也失真。
杜玫不好意思:“暂时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我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熟练。今后做多了,就会速度快起来,质感和视觉效果也会跟真实接近,那时就会有照片一样的效果。”
但是张国力和张子淳却已经非常非常满意。张子淳说:“玉的最初设计非常重要,因为要应材就料,要最大可能性的利用一块料,突出它的精华,去掉它瑕疵,比雕工还重要。过去我们在玉上画好图案,就开始雕,一面雕一面修改;而雕的那位师傅,他也有他的个人的想法,所以最终雕出来,到底会是个什么效果,难以估计。我经常在想,我们的设计是最佳方案吗,有没有别的选择。过去因为无法比较,所以也无从选择。现在你能立体的展示雕完后的效果,并且还能随时修改,这样,我们就有了比较选择的可能性。”
张子淳很高兴:“杜玫,你好好学,我知道你行。”
杜玫有点茫然,又有点惭愧。张子淳好像很看好她,意思像是希望她长久的在他这里工作。但是杜玫留在中国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徐航,之所以跟张国力学玉雕设计,又做三维效果图,只不过是不想白拿着人家7000一个月,天天坐着吃干饭。
杜玫过去并没想过要把设计玉雕当成自己的未来职业,毕竟她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而且就张子淳的说法看,她这个年龄,学玉雕已经太迟了。杜玫虽然接触玉雕没几天,但是还是隐隐感觉到,要做好玉雕设计,一点玉雕实际经验都没有,恐怕不是很行,因为对玉的性能不够了解,体会不深,如果真想从事这行业的话,这一课,怎么都得补上点。
张国力看见一块玉石,脑子里就会有一定的想法,雕什么,应该怎么雕,哪些要保留突出,哪些要去掉。张子淳则是反过来,一听别人说想要一块怎么样的玉雕,就会想到应该去找一块怎么样的原料,这块原料大小应该如何,最好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而杜玫呢,则是毫无感觉,毫无想法,毫无概念。杜玫知道,凡事都需要一个沉积的过程,就像张子淳说的那样,10年,也算速成了。
厚积才能薄发,
但是,杜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