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看到孟启东嘴里叼着一袋牛奶,抱着一沓专业书狂跑向图书馆,跟着去才知道原来他是赶去占座。初阳斜斜从图书馆的马赛克玻璃窗照射进来,不断从门口冲进来找座位的睡眼惺忪的年轻人让林楚西感觉仿佛回到了大学时光。一边痛骂布置作业的老板,一边苦哈哈地嚼着士力架在图书馆熬通宵。
林楚西怀念地叹一口气,绕着一排排书架走一遭,看孟启东抓耳挠腮地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这小子看来是真被刺激得要奋发图强了。
从那之后林楚西再也没去南加大找孟启东,他自己也不算闲得发慌。他的语言老师给他列了个书单,需要他写读后感,并且还会一一检查。他只完成三分之一,余下的三分之二总感觉任重而道远。家庭教师又换了一拨,学习的知识终于更为深奥和偏向学术性。
说起来,juli女士当真对他很好,仿佛真拿他当外甥来对待。让他住本家,给他高额度的信用卡,他想要什么都只需要和管家先生说一声就行。其实她完全可以翻脸不认人随林楚西自生自灭,就算林楚西是孟启东的救命恩人又如何,上了陆地谁知道谁。juli女士还是爱孟启东的,有哪个母亲会不爱自己忍受着分娩之痛生下来的孩子。只不过像她那样的女人大概从来都不知道该如何用正常的手法让孟启东感受到爱吧。
林楚西翻完手上这本法文版爱的教育,苦着一张脸开始写读后感。
与此同时,波比·迪龙的摄影展如期在纽约召开,为期三天,吸引了各界人士前来观赏。
视觉杂志用当期的头版五页版面介绍这次摄影展,撰写此次报道的是视觉杂志的台柱ruth zimmerman,可见其对这次摄影展的重视程度。
zimmerman女士在版头这样并写道:见到dillon大师的时候他带着黑色鸭舌帽,看起来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摄影展如期举办有太大的心情起伏。摄影展开幕前十分钟他站在展厅大门口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说话的声音很平静。此前他和媒体的关系一直说不上好,甚至出言斥责过哪些稀奇古怪的小报。一趟非洲之行看起来已经让他平静上许多。我问他为什么会选择将场地选在纽约,他弹了弹帽子说只是因为刚好有合适的场地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其后他回答摄影展主题的寓意,说因为想让大家看到生命之美,所以取了“living”这个名字。但生命总是会逝去,正因为如此值得珍惜。这次摄影展的初衷是,将我所感受到的生命原原本本展现在你们面前。后来,有同行开玩笑般问大师此次摄影展中有没有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