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等此人离开,这一桌作陪的乡绅们才松了口气,气氛放松下来,大家交杯换盏,才喝的开心起来。
有人便问:“大人,敝人听闻这谢侯爷出身名门,却是为何离开京都,到了我们这里?”贺知县叹一口气,说道:“我原先也是一头雾水,亏得在朝的恩师先透了消息过来,说是小侯似同人有什么争端,才落得如此,具体未提……恩师只让我小心伺候,说这位小侯爷年纪虽小,却是个尤其古怪,喜怒无常的性子,倘若得罪了他,莫说是前程,连性命也堪忧了。”
其实贺知县是知道些内情的,不过只是传说,说是这小侯爷在京都跟人争风吃醋,伤了一名权贵弟子,谢家长辈一怒之下,才命他来远地历练,明着做给众人看,也是博人心的意思。——也不知是真是假。
众人听了贺知县的话,都凛然动容。这才知道为何贺知县如今着紧此次的庆典。原来是为了讨好这人。
当下,天水镇的镇长便又说道:“不知今日的庆典,小侯爷可满意么?”
贺知县双眉微皱,说道:“此子看似年小,性情却多变,心机也颇深沉。我也不知他觉得如何,只小心伺候着,盼他安安稳稳在此,不闹事也就罢了……谢家在京都深有根基,最多不过一年,就会调他回去吧。”
“如此便好。”众人都点头叹息。
贺知县喝了两杯,才又举杯说道:“这一次众人都辛苦了,等谢侯爷酒醒,做了点评,便可选出六镇夺魁者是谁。在此之前,大家且都放怀畅饮就是。”众人便都齐齐举杯,对面的戏台上也开始敲鼓奏乐,好戏连连。
紫微大帝庆典连续三日,幸亏只第一日有游行,日后两天,月娥便宽了心留在客栈内,姚良却跟掌柜的去了两次“富贵会”,掌柜的回来,便对店内的客人讲述富贵会上的事宜,众人皆都听的津津有味,咋舌赞叹。
第三日,镇长派了张桥来送了两百两银子给月娥,张桥笑吟吟,说道:“县老爷很是满意,尤其赞赏姚娘子的白衣观音,特地命我送来自出的一百两跟抽彩头的百两,请姚娘子笑纳。”月娥并没推让,只让姚良收了。张桥并不就走,说道:“另有一事同姚娘子商议。”
月娥只好问道:“不知书记大人要说何事?”
张桥正色便说:“我看小郎生性聪明,若只在民间乱混,未免屈才,我心想不如让小郎在我身边,做个记录事宜,活计也清闲不至于太累,镇上的人情世故都熟悉了,愿意的,便又可去县衙门做工,岂不比在乡野中出苦力要强?”
月娥心动,看了一眼姚良,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