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或许会得到答案,但如果杨剪有什么是要告诉他的,他何不再等一等。
相信,等待,都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接下来会走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人也没有定数,可是李白抖开自己的心,仔细看了看,并未找到不安。只要是一起走的,那就是他要找的路。他和杨剪都已经学了这么多年,也错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有了一点默契。
五天之前李白是中午进山的,冒雨前行,速度也开不上去,所以耽误到了晚上。这回出发得早,路况也比另一边稍好一些,尽管要绕个远,两人还是在白天过完之前就翻过了那道陡峭的山脊。路面弯折,从向上转为向下,杨剪在山顶上打开工具箱,卸了车牌检查了水箱,还磨了磨那把刀子。李白蹲不下去,只能杵在他旁边向山下俯瞰。
孤峰就在那儿了,终于见了“庐山真面目”,只能说它的确矮得格格不入,一个不起眼的果核,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杨剪站起来,把锃亮的西瓜刀递给李白,和他一同望去,天色早已过了最亮的时候,隔了层薄雾,山顶低得看不清楚,被这么两列大山簇拥着,用“峰”来形容它都有点过头。
下山有近路,要比爬山快上许多,到达孤峰脚下时,黄昏刚刚开始。这里竟也有座村庄,同样受了灾,不过并没有到多么严重的程度,只是有些房屋损毁,路还是好的,也不见有救援队的车辆停留。
杨剪看了李白一眼,李白就按照事先说好的戴上口罩,做出没什么精神的样子,仰靠在椅背上一动不动。车速放慢了,沿着贯穿村庄的那条窄河徐徐经过甘薯地,经过李子林,满眼的黑绿都要把视线淹没,前方传来人声和乐声,热闹得很。只见水塘旁边一块平地,大概是村子中央的小广场,众多人影立在上面,有说有笑地围拢成一队,缓慢地向前挪移。
“是芦笙。”李白看到老人们捧在手里吹奏的簧管,形似萨克斯,却是由竹管拼成,顶端高高地翘过了人的头顶,绑着鲜红的缎子。几排挨着几排此起彼伏地响,形成一种悦耳的共鸣,却又有种奇妙的悠长,仿佛车子开得再近,这吹奏声听起来还是一样的远。
“有人结婚啊,”杨剪放平目光,把车停在离广场最近的岔路口,拉下制动杆也摇上了窗户四扇,“这是个苗村。”
又等送亲队伍走远了些,他下车了,李白把西瓜刀揣在袖子里,看他走到百步之外,和队末的人交谈了几句,接着就领着一个蓝衣老头往车这边回。剪影逐渐清晰,只见这老头佝偻着背,仅仅能到杨剪手肘的高度,手里还拎着一篮红鸡蛋一篮牛肉干,大概是婚宴的伴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