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革命党人,即所有入会人员都必须宣誓,如有背叛即赴死刑。虽然这个建议遭到了黄兴等革命元老的反对,但孙中山救国心切,还是接纳了。显然,这个组党行动本身已经与“民主共和”的观念相违背。
中华革命党声势日渐壮大,孙中山乃下令讨袁,令革命党同志潜伏各地暗中布置。是年10月陈其美与许崇智奉孙中山命潜伏广东,由东京路经上海,上海同志坚持要留陈其美在上海主持反袁工作,许崇智就上书孙中山,请准陈其美留在上海负责一切,孙中山答应了。当时上海镇守使是袁的死党郑汝成,有精兵数万扼长江咽喉,控制海军,为袁世凯的东南屏障。
陈其美和革命同志认为如果不除郑汝成,则上海形势将不利于反袁活动。11月10日是日本天皇登极典礼,驻沪日本总领事开会庆祝日皇登极,郑汝成因是上海军政最高首长,照例必须往贺,陈其美布置死士十余人,预伏于龙华到日本领事馆所经路线,英租界外白渡桥一线由精于枪法的王晓峰、王明山二人担任。10日晨,王晓峰持两支手枪,王明山怀两颗炸弹,埋伏在白渡桥侧。11时,郑汝成偕其司务长乘汽车来,将近外白渡桥,因为车辆拥挤,行驶缓慢。王明山以第一枚炸弹扔向郑车,未击中,炸弹爆炸声使行人仓皇逃避,郑的司机拟开快车,说时迟那时快,王明山再向车内掷出第二枚炸弹,轰隆一声,车盖爆裂,玻璃纷飞,郑汝成当场被击晕,车亦停驶,王晓峰攀附在车门上,用驳壳枪猛射郑头部十余发,郑当场就毙命。两位壮士击毙郑汝成后,神色自若,态度从容,弃枪就捕,从容赴义。
郑汝成是袁世凯的亲切死党,郑死后,袁世凯极为震动,令杨善德继任上海镇守使。杨没有郑精干,革命党人紧接着又发动12月5日的肇和兵舰起义。
肇和兵舰起义是陈其美一手策划的,总机关设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五号,以蒋中正、吴忠信、杨庶堪等分任军事、财政、总务之责。
12月3日袁世凯欲运兵南下,命肇和舰于6日开赴广东。革命党认为肇和舰已运动成熟,如果听任其离去太可惜了,陈其美征得肇和舰长黄鸣球及舰上练习生陈可钧等的同意后,定于12月5日起义。由杨虎率领一部分同志占领肇和舰,猛轰制造局;由孙祥夫率一部分同志占领应瑞、通济两舰,为肇和舰做后援;制造局及城内一部分联络成熟的军警,立即响应。他们推选陈其美为淞沪司令长官,吴忠信为参谋长。5日下午4时,杨虎率海军陆战队同志30余人乘小汽艇袭取肇和,陈可钧等在舰上响应,顺利占领肇和舰,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