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家村的村塾读书,一年前定下了黄家村村塾先生的独女。因为当时对方刚刚及笄,所以两家说好了再过一年,也就是今年年底再成亲。
“十五岁就能嫁人了!”
李氏不满,“我们家的招娣、来娣都是十五岁就嫁了的,嫁出去之后也不耽误生孩子啊,来娣现在都生了两个了。”
“偏他们家事多。”
要按照她说啊,春生应该早早的就成亲,最好十五岁就娶媳妇,然后给她生两个曾孙。当然,生三四个,四五个她也不嫌多,家里有的是地方。至于曾孙女,一个就好了,不要太多。
曾孙女和孙女一样,都是赔钱货。
说起这个,李氏又想起了家里剩下的三个孙女,一个寡妇回家再嫁的柳大丫,一个是嫁不出去的柳二丫,另外一个则是整天阴阴沉沉的柳盼弟。
哪一个都不让人省心。
柳大河也想起了几个孙女,他想了想道:“大丫回来也有大半年了吧,老二家的有没有跟你说她的亲事定下了没?”
“没呢!”
李氏烦躁,“上回我问她,她还在推脱,说是上门来提亲的都不合适,她和老二要再看看。有什么好看的,再过几天那张二郎就除服了,我到时候亲自过去一趟,一定要让他们把大丫给嫁了!”
不然等春生年底办喜事的时候,家里还有一个守寡的姐姐,那算什么事?
要不是已经分了家,他们这里的规矩是爹娘不好管分了家的儿女的家事,李氏早就随手把丢人现眼的柳大丫给打发了。
守寡再嫁的,有人要就不错了。
哪里还让她挑拣?
至于柳二丫虽然也没嫁,但她比春生小,是妹妹,所以李氏就没提,不过她也在心里嘀咕着,不知道凤英给说的是什么人家。要是差不多,明年也要催着老二夫妇把二丫的婚事给办了。
至于柳盼弟,家里的活没人干,得多留几年。
柳大河也是赞同,点头道:“既然她不想在张家守寡,想要回来再嫁,那还是早点嫁了的好,免得后面做出什么丑事来。”
正说着,门外传来了张氏的大嗓门。
“爹,娘——”
“春生他二伯从城里回来了!”
“老二回来了?”李氏一喜,然后对柳大河道:“当家的,正好老二过来了,你得好好说说他,让他赶紧把大丫给嫁了。”
柳大河唔了一声。
然后老两口还没来得及开口呢,就被柳树根说的事情吓了一跳。
李氏瞠目结舌,“你说,你说二丫得了知县老爷的赏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