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职守不但丢了在县衙的职位,家产也被抄没殆尽。
一时间,县城的百姓们人人称快,甚至开始称赞起张知县是个好官了。
柳二丫每次出门听到这些话,她都心情复杂,当她娘金氏都开始说了的时候,她就更是无奈了。
在她看来,张知县可不是什么好官。
因为这件事情还没平息呢,他就开始排除异己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官的做法。比如他们家陶砚吧,他既然是典史那么这阵子应该很忙才对,但事实上他一点都不忙,每天按时上衙、下衙,反倒是以前不显山不露水的周巡检忙得昏天黑地,家中拜访的人是一个接着一个,满面愁苦而来,心满意足而去。
不过这些都和陶家没有什么关系。
在知道了张知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之后,陶砚就和柳二丫商议过,最后夫妻两个一致决定以后要离他远一些。
正好张知县手底下也不缺人办事,所以两个人一个躲,一个不理会,倒也相安无事。直到某一天晚上,温仓大使急急忙忙地敲响了陶家的门。
他是来卖田地铺子的。
柳二丫被喊醒的时候简直是目瞪口呆,不敢置信地问道:“你说你温叔,想要把在郡城置办的一处田地卖给你,一千五百两银子?!”
陶砚苦笑,“是啊,温叔说那是他们家早些年置办的,都是上好的田地,一共有一百二十亩,现在家里急着用钱,想要一千五百两银子卖给我们。”
“他地契都拿过来了。”
柳二丫:“”
地契都拿过来了,还是这么晚,那想要卖的心是非常的急切了,面对着这样的情景柳二丫真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说是强卖吧,但郡城的有一百二十亩地,一千五百两的确不贵,那可是郡城。之前胡知县走的时候卖给陶家的那块地是在石县的,那也得一千两。
所以这么大的一整块,不是有点门路的都买不到。温家开价一千五百两已经是他们家急着用钱,并且又看在两家的交情上了。
“他们家为什么会急着用钱啊?”
柳二丫疑惑地问道:“难道你温叔也卷到唐家的这个案子里面去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家的地,就不知道应不应该买了。
万一地买下来了,然后温家又出了事,那导致地被收走那就得不偿失了。毕竟一千五百两可不是个小数目,是他们家一大半的家底呢。
温叔有没有牵扯其中,陶砚倒是知道的。
于是他道:“温叔即便是有,也只是小事,像他这样的张知县已经全部罚俸半年,就当是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