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京中因为久旱百姓人心惶惶, 最要紧的便是要稳定粮价、安抚人心。
“久旱无雨, 非但皇上有失, 民间定是也有怨气触怒上苍。儿臣以为可以严惩贪官污吏,清查冤狱。更要严查京郊各县奸商囤积米粮, 哄抬粮价之事,以解百姓之苦。”
景王的话音落下, 隆成帝还未曾表态, 四皇子忙开口驳斥。
“三皇兄这话恕我不敢苟同, 父皇登基以来, 一直勤政爱民, 治国有方,何来有失?况且我大燕君臣一心, 国泰民安, 又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奸佞小人。”
景王嗤笑一声, 看向四皇子的目光满是不屑。
“四弟这话还是留到父皇万寿之时,再作一篇文章来歌功颂德吧!”
听景王提起作文章之事四皇子有些心虚,太后寿辰之日,他所献上的那篇词赋让他在朝中文官中得了不少声望。
景王特意提起他不由疑心景王定是知道了他找人代笔之事,顿时羞恼起来。
“三皇兄,你身为臣子,怎可对父皇如此不敬?你是在质疑父皇的贤明吗?”
景王不以为然,对着皇上施了一礼。
“父皇既是问儿臣的意见,儿臣自是要据实已告,至于如何行事,想必父皇自有决断。”
隆成帝神色凝重,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景儿所说甚和朕意,只是清查冤狱,查办奸商都是大事,须得有得力的人去办,景儿可愿为朕分忧?”
景王微愣,这些虽是他有心要做的事,但是没有料到皇上会这么干脆地就交给他。
“儿臣领命!”
见状四皇子也急了,忙跟着表态:“父皇,儿臣也愿为父皇分忧!”
隆成帝面上很是欣慰,“好!既如此,你便代朕继续素服减膳,以敬上苍!”
四皇子心中一滞,很是不平。凭什么沐景川能参与到前朝的政事,而他至今还是一个没有封号的皇子。
心中虽有不甘,四皇子依然隐忍不发,甚至更为恭敬。
“儿臣谨遵父皇旨意!”
第二日,皇上未曾上早朝,却命人在殿中宣读了圣旨。命景王清查京中的沉积旧案,大理寺全力配合。命户部严查京郊粮商哄抬粮价之事,严惩不法奸商。
这道旨意一下,朝堂上一片哗然。
明蓁也万万没想到,这道旨意竟把她父亲和陈霖淮都牵扯了近去。
户部的官员对查办粮商之--------------丽嘉事也是相互推诿,大家都知道此事多少和张家有些干系,谁也不想趟这趟浑水,户部尚书李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