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是打算过完年再把六儿子送去宗塾的,经王徽之此番折腾,王羲之也就顺便把王操之送去了建康!
四儿子跟六儿子在建康宗塾里学习,二儿子跟三儿子结伴出门游历,只有长子王玄之跟五子王徽之留在家中。长子已经成家,自有妻子何氏照顾。七子年幼,需要郗璇时刻关注。至于五子,王羲之觉得还是得多盯着点王徽之。若是稍不注意,下一刻这孩子有可能就会闯出祸来!
王献之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盯着人看了许久,他有些累了。闭上眼睛,王献之继续休息。
“七郎困了,让他歇息吧!”郗璇朝王羲之伸出手。
王羲之把小儿子交给妻子,开始考察王徽之近来的学习情况。随后,王羲之给王徽之开了两张新书单。对王徽之,必须得用学业压着,如此王徽之才腾不出时间来捣蛋。
作者有话要说: ps:汉语语音分为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三个时期。魏晋时期是上古音向中古音转变的阶段,这个时候的语言跟上古音差别很大,但是又跟中古音有所不同。所以,主角前世身为现代人,暂时听不懂这个时期的语言。
以及,魏晋南北朝是个盛产奇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冲破了传统的儒家思想,社会思想多元化。时人崇尚随心所欲,恣意洒脱。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父子不同席’,‘君子抱孙不抱子’这类传统的儒家礼教约束不了这个时代新思想的文人。但是有一点值得一提,《晋律》是第一部 儒家化的法典。西晋开始,将儒家礼治的‘五服’纳入法典之中。到了东晋时期,道教佛教兴起,这才造成了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局面。
还有,从东汉末年起,由于战乱,马十分珍贵。马都用于战事。皇帝贵族们都乘牛车出行。
三国时期,此时男子还留美须。晋代到南北朝时期,贵族子弟追求美,会熏衣刮胡须,擦粉涂口脂,乘牛车出行,穿高跟木履,出行有人搀扶。
王献之出生的时候,王羲之已经四十一岁了。我要任性的给他年轻的美貌!不许杠!
喜欢就收藏!有钱的大佬,请直接砸雷!营养液也要哦!(づ ̄ 3 ̄)づ
第3章 阿乞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转眼到了永和元年,季春时节。
阳光明媚,郗璇命人铺了一张席子在桃树下,把小儿子带到庭院里晒太阳。
王献之躺在摇篮里,郗璇坐在一旁教他说话。
王献之已经六个月大了,他对这里的语言听懂了几分。此时他正在长牙期,最近总是会流口水。哪怕闭着嘴巴,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