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找俩排子车去拉!”
任竞年顿了顿,却道:“一吨,已经运过去了。”
顾舜华:“啊?”
任竞年:“走的内部价,一吨二十三块,包运到首都,明天就到。”
顾舜华:“这么快啊!”
她以为这事不知道什么时候,没想到这就到了。
当下大喜,这下子,她的房子没问题了!一吨煤,留下自己用的,其它的还能给大家伙分分,到时候她在大杂院里盖房子,谁还能说一个不字!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煤的价格,在1979年,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是23元,出厂价是21元,这个价格到了1990年就是61元了,到了2010年大概是450元。
一吨煤看起来多,但其实也就做大几百蜂窝煤,烧起来的话,一个冬天可着烧,一天七八块煤球的话,也就一冬天。
这么一算,烧煤,一个冬天取暖在1980年左右是几十块,好像也是正常价吧。
第20章 煤块儿
顾舜华这么激动是有原因的。
这年头,吃喝拉撒什么都要票,煤自然也不例外。
每个街道办都有一个煤厂,煤厂下面是几个门市部,比如他们胡同就对应了一个门市部,门市部给每家每户发一个煤本,凭着煤本定量供应蜂窝煤,夏天时候每户一百二十块,冬天每户二百四十块,一到了冬天,烧火烧水取暖,都得用煤,天冷了,蜂窝煤根本供应不上,一般人家半夜不舍得烧煤,就得冻着。
这也是为什么,顾舜华家三个屋,晚上只舍得一个炉子烧,就这,也只烧刚睡觉那会儿,其实到了半夜煤烧完了就冻着,到了第二天冷锅冷灶的再找邻居换一个煤球引炉子。
其实蜂窝煤要说贵,也不贵,几分钱一个,拼出去牙缝里省省不挨冻谁也乐意,可就是买不到啊,买不到才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任竞年办事竟然这么靠谱,一口气托高俊拉了一吨过来!
要知道,他们矿井上出的,可是正儿八经童叟无欺的煤块子啊!
煤块子和蜂窝煤可不一样,蜂窝煤其实是煤块子打碎了加上一定比例的黄土和石面儿搅和后再用坯子做出来的,内蒙矿井那是好煤,按照比例,一吨煤块子能做出来大概上千个煤球!
上千个煤球啊!那就是四户人家一个冬天的量!
熬过腊月和正月,天也要转暖和了,不用煤球取暖,她自己和孩子节省着用,就算用三百个煤球好了,剩下的七百个煤球,院子里人家分分,一家子还能分五十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